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管理过程学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管理过程学派

亦称 “管理程序学派” 或 “管理职能学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是将管理的职能看作管理过程或管理程序的一种管理学派。其创始人是法国企业家享利·法约尔,主要代表人物有卢瑟·古利克和戴维斯等。代表作有法约尔的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一书。该学派将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作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看来,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不可分割的。各种企业和组织及组织中的各个层次的管理环境是不同的,但管理则是一种普遍而又实际的过程,同组织类型与组织中的层次无关。
其研究方法分为两步:
(1) 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若干种职能;
(2) 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并从丰富多采的管理实践中探求管理的基本规律,且详细分析其职能。他们主张对每项职能提出一些基本问题,然后加以分析归类。问题是:
❶每项职能的特点是什么?
❷每项职能的结构如何? 存在什么组织要素?
❸每项职能有什么过程、技术及方法?
❹有效实施每项职能的障碍是什么? 如何排除? 他们认为应用此种方法可以将管理的一切主要方面加以理论概括,而建立起管理理论,用以理解和指导管理实践。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一致,即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者根据各个管理要素,行使各种管理活动的过程。但对于管理职能的论述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划分。
1916年法约尔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935年美国管理学家戴维斯将其简化为计划、组织、控制; 1937年古利克又把它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20世纪50年代特里等人强调人的行为作用,主张分为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70年代以来又有人主张将管理职能区分为计划和控制两大过程。管理过程学派在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研究上,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有较大影响。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其先驱人物法约尔。但这个学派的真正形成和发展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征是按照管理的各项功能,诸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定义管理,进行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与应用。过程学派认为这是一个适用于任何一个部门或领域的共性过程,具有普遍的意义。确实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术界出版的管理学教材大多是以此为框架进行编写的。
管理过程学派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视为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各功能的过程(如图9所示)。


图9


图9中的右侧(b) 图较正确地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因为它体现各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无关的、随机的联系,也不是绝对的互为前提条件的联系。相反,它们是一种动态的功能,即每一功能均在一个整体相互联结的大系统中起着完整的作用。
管理过程学派的另一特征,是发展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例如全责的原则,即上司在给下级授权的同时,仍然对上属的工作负有全责,不能因授权而减少应负的责任。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原则只是工作的指导方针,不是绝对不可变的。这一点在上节中已讨论过,不再赘述。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功能是普遍的,即在一个组织的不同层次中,均可有这些不同的管理功能存在。
管理过程学派重视发展管理哲学,要求人们回答这样的问题,诸如: 明确说明管理者做什么?哪些价值对管理者是重要的?哪些价值对工人是重要的?发展管理哲学有利于管理者搞好工作、发挥作用。他们认为管理者遵循管理过程的理论可以顺利地完成其任务,因为管理者的工作是围绕着管理职能进行的。近年来,过程学派认为发展内企业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关于这一点将在下一章进行讨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