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磷素状况status of soil phosphorus in China
中国土壤的全磷、有效性磷的含量及其地域变化的一般规律。
土壤全磷含量 地壳磷素(P)平均含量为1.2克/千克,但中国大多数土壤的全磷量均低于此值,而且变幅很大。广东省由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及某些由花岗岩发育的侵蚀土壤全磷含量可以低到0.05克/千克,而已知全磷最高的土壤为1.8克/千克以上。一般而言,中国土壤全磷含量大体上变动在0.2~1.1克/千克之间。其主要土壤的全磷含量大致呈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渐增的趋向(见表)。
土壤全磷量是土壤供磷潜力的一个指标,但并不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它与土壤有效磷水平也没有显著相关。但是土壤全磷很低时,却可能预示着土壤供磷的不足。大量结果表明,当土壤全磷含量低至0.17克/千克以下时,即可能是缺磷土壤。
土壤磷素可区分为磷酸钙盐(Ca-P)、磷酸铁盐(Fe-P)、磷酸铝盐(Al-P)和闭蓄态磷盐(Olsen-P)。这不同磷素形态的相对含量和土壤风化程度有显著关系(图)。即随着风化程度的加强,Ca—P迅速降低,而Olsen—P显著增加。
中国某些土壤耕层的全磷含量
土壤类型 | 地 区 | 母 质 | 含P量范围 (g/kg) |
砖红壤 | 雷州半岛、海南岛 | 花岗岩、砂 页岩 | 0.13~0.26 |
雷州半岛、海南岛 | 玄武岩 | 0.35~0.8 |
红壤及其发育 的水稻土 | 江西、湖南丘陵地 区 | 第四纪红色 粘土和红砂岩 | 0.17~0.35 |
黄棕壤、白土 棕壤、褐土 黑土、白浆土 潮土 黄绵土、土 风蚀漠境土 | 江苏宁镇丘陵区 山东、辽宁 黑龙江、吉林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新疆吐鲁番 | 下蜀黄土 黄土沉积物 黄土沉积物 黄淮冲积物 黄土 古代冲积物 | 0.22~0.50 0.4~0.8 0.6~1.6 0.4~0.9 0.5~0.7 1.0~1.2 |

中国土壤磷素形态变化与风化程度的关系
土壤有效性磷 指土壤中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磷。通常以奥尔森(Olsen)法(0.5摩尔/升NaHCO
3溶液为提取剂)提取出的磷作为土壤有效磷量,因为它与作物生长情况呈显著相关。
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域规律性。全国各主要农业区都存在有效磷低于10毫克/千克的土壤。土壤有效磷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当土壤有效磷水平低于10毫克/千克时,对多数旱作物来说可能表现为缺磷,但对水稻则不然。所以判断土壤有效磷是否缺乏,必须结合作物和土壤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