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箪食瓢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箪食瓢饮《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赏识的学生。后以此典形容读书人的清苦生活;或形容虽生活清苦,但读书治学,自有其乐。魏·桓范《荐管宁表》:“以箪食瓢饮,过于颜子;漏屋蔽衣,逾于原宪。”唐·韩愈《与李翱书》:“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魏·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彼瓢箪。味道忘忧,逾宪超颜。” 箪食瓢饮亦简作“箪瓢”。原意为用竹器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论语·雍也》:“贤哉(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用以称安贫守俭。回:颜回。孔子弟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