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箴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箴言古代用以规劝他人或自己的一种文体。也叫“箴”。扬雄有《冀州箴》,张华有《女史箴》。大多用韵,也有不同韵的。刘勰《文心勰·铭箴》就是讲“箴”和“铭”两种文体的。他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斯文之兴,盛于三代。”又说:“及周之辛甲《百言箴》一篇,体义备焉。”刘氏在此说明了这种文体的功用及完备经过。他还对两种文体的用途、写作目的及要求作了比较:“夫箴诵于官,铭题于器,名目虽异,而警戒实同。箴全御过,故文质确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此其大要也。” 箴言古代用以规戒他人或自己为目的的一种文体。多用韵。如杨雄《冀州箴》、张华《女史箴》等。 箴言表示道德准则的用语,是用以规戒他人或自己为目的的一种特殊文体。箴,同“针”,是劝告、规戒之意。《左传·宣公十二年》载:“箴之曰:民生在勤。”作为一种用以规戒的文体,古时有扬雄的《五箴》、 《冀州箴》,张华的《女史箴》等。箴言也指道德的教育性格言、警语。如《圣经·旧约》中的1卷,共30章。是由许多不同年代的格言集汇编而成。在第1、第10、第25章的篇首署有“所罗门的箴言”字样,故又称作“所罗门箴言”,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办事、敬神、社会法令、道德准则以及哲理性问题等。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留下的著作,也称《箴言》,主要是关于学派内部的一些行为原则、戒律和生活方式,具有道德规范、准则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杰出人物如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修身、治国、治学的名言,也被作为一种劝戒箴言。通常意义上的箴言,就是指劝戒的话,以规劝、告戒为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