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域归化姓氏。隋唐时中亚米国人来华经商定居者,多以米为姓。如唐代乐工*米嘉荣。

米mi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用m表示。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起源于法国的米制计量制,米制采用当时认为最稳定不变的自然物——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作为标准来计量长度。1790年法国科学家鲍尔德、康道尔赛、拉普拉斯和孟奇等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4 000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定义为1米。按这个标准制成的标准米是一根铂棒,称为存档米原器。1872年26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拟定米公约,1875年法、德、美、俄等17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正式签署该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并成立国际计量局,制造出铂铱合金原器,作为长度和质量的国际单位。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定将存档米原器的复制品铂铱合金米原器规定为米国际原器,简称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国际标准,存放于巴黎近郊色弗莱(Sevre)国际计量局。它的强度高,温度和化学的稳定性均比较好,保证了较高的精确度。后来,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发现米原器与原来由子午线长度定义的长度相差0.023%,于是便径直以米原器为标准。当温度为0℃米原器用规定方法支撑着时,其端部细线间的距离规定为一米。然而这样就违背了原来以自然常数作为米标准的意图,用实物基准代替了自然常数。而自然界中很多物体的物理性质都会发生变化,以子午线为基础定义的米标准也不例外。并且这样规定的标准米不易复制,或多或少要受到环境影响,测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技术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找到了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标准。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更改为:不存在引起波长改变的干扰因素(如多普勒效应、压力效应、斯塔克效应等)时,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与5d5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 650 763.73倍。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的条件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由于激光技术的发展,饱和吸收稳定的激光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和复现性,同氪-86的波长相比,它们的波长更易复现,精度也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米定义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又先后推荐了4种稳定激光的波长值,同氪-86的波长并列使用,具有同等的准确度。1973年以来人们精密测量了从红外波段直至可见光波段的各种谱线的频率值。根据甲烷谱线的频率和波长值v和λ,得到了真空中的光速值c=λv=299 792 458米/秒,这个值非常精确,于是人们又决定把这个光速值取为定义值,而长度l(或波长)的定义由时间t或频率通过公式l=ct(或λ=c/v)导出。1983年10月在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米的这一新定义的特点是把真空中的光速值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本物理常数,而不再是一个可测量的量;长度标准通过时间标准导出,从而使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结合起来。米的定义的修改是使长度标准更精确和稳定。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符号为m。1983年10月17届国际计量大会给米的新定义是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秒的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长度单位。符号m。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1792~1798年,法国德朗布尔(J.B.J.Delambre)通过子午弧弧幅达9°40′的测量,与1735~1744年间所测子午弧数据,推算了子午圈一象限的弧长,取其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命名为1m。1791年,法国决定把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1/(4×107)的长度规定为1m。地球子午线的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结果用宽25.3mm、厚4mm的铂板制作了基准尺,它两端刻线间的距离为1m。该尺保存在巴黎档案局,叫作“档案原器”。1799年法国政府用铂制成端面尺A的“米”尺原器,称为“文物米”基准,其精度比定义短0.2 mm。1872年的国际会议决定以档案原器为准,用含有10%铱的铂合金制成截面近似X形的“国际米原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1875年在巴黎召开米制国际会议,成立国际计量局,签订米制公约,确定以米原器在冰溶点温度时代表的长度单位。铱铂合金的米原器基准称为法尺,共31根。其中第6根为国际米原器,M=A-0.03μm,比定义精度长0.01 mm。1889年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以米原器作为米的标准。1927年第7届国际计量会议,以镉红谱线在温度15℃、气压760 mm水银柱高时的波长λ=0.64384696 μm,作为米的“证明基准”。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改为:1m是氪-86原子在真空中所发射的橙色光波波长的1650763.73倍,氪—86橙色谱线单色波长λ=0.605780211μm。其复现精度为4×10-9、准确度为10-8。1970年国际计量局建议,用甲烷的饱和吸收激光器作为最高长度基准。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又改为: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其精度为±4×10-9。原子核直径<10-14m。原子直径(1~6)×10-10m。人的头发直径7×10-5m。云中的水滴半径(2~15)×10-6m。亚洲第一高塔——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68m。万里长城全长6.32×106m。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3.6×107m。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