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粟特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粟特文用以书写粟特(Sugd)语之拼音文字。在一些著作中称为康居文。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称为窣利文。粟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东支。粟特文是在波斯帝国时代所用阿拉米亚文字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波斯语和古和阗语关系密切,有19个音节字母,是一种没有标明元音的音节文字,只用弱辅音表元音。有3种变体: ❶萨秣建体,随窣利移民传入许多地区; 粟特文用来拼写粟特语的文字。早期粟特人无文字。借用叙利亚字母的福音体和摩尼字母来拼写其语言,后来创造本民族的字母来拼写其语言。粟特文字母的形状及拼写方式,唐僧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说:“粟特文的字母比较简略,本身只有20几个字母。但是展转相拼,声音广泛。书写和阅读,都是竖行。师生互相传授,一直未有间断和消失。”(现代汉语译文)粟特文的碑刻和文献,在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蒙古高原中部、中亚的塔吉克斯坦都曾有所发现。 粟特文用来拼写粟特语的文字。早期借用叙利亚字母的福音体和摩尼字母来拼写其语言,后来创造本民族的字母拼写其语言。其碑刻和文献,新疆吐鲁番曾有所发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