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常见食品。敦煌文书P. 2609:“粥,薄糜也。之六反。” 《释名·释饮食》: “糜,煮米使糜烂也”。古代敦煌的粥有稻米粥、浆水粥、白粥、粟米粥、粉粥、面粥、麦粥、粳米粥等多种。

饭食名。古时称“糜”、“𫘸”、“酏”(参见“縻”、“𫘸”条)。煮米使糜烂即成粥,六谷皆宜。煮粥时,还可加他物于粥中同煮,如唐代便有以茶叶入粥的“茗粥”。随历史的发展,粥品日益增多,古诗人咏叹的就有茗粥、豆粥、茯苓粥等。据《武林旧事》载,南宋临安 (杭州) 市面上有“七宝素粥”、“五味粥”、“栗粥”等粥品出售,而且冬夏有别,春秋不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有“赤豆粥”、“绿豆粥”等五十多种粥。清曹廷栋《养生随笔·粥谱》中就列有一百多种粥方,分上、中、下三品。清光绪七年 (1881年),黄云鹄编的《粥谱》中,收有谷类、蔬类、卉药类、动物类的粥方二百多种。喝粥,易消化,有和胃、补脾、清肺之功效。李时珍道: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陆游一诗道破粥能延年益寿的个中道理,“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在我国,食药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药粥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可养胃气,治疗慢性病。它与丸散膏丸比较起来,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但食药粥也要根据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和病情症候的不同,而有所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寒暖,而灵活掌握。这里介绍几种药粥:山药粥:干山药片100克或鲜山药200克,洗净切片,梗米100克,同煮为粥。四季皆宜,温热服食。补肾精,固肠胃。能补肺、脾、肾三脏。对老年人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大便溏薄、夜尿频多,以及老年性皮肤搔痒症、老年性阴道炎均有疗效。扁豆粥:健脾胃,祛暑湿。对老年人肠胃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有较好疗效。制法是取炒扁豆60克或鲜白扁豆120克,梗米100克,同煮为粥。夏秋皆宜。但要注意煮到米熟豆烂,防止中毒。大枣粥:补气血,健脾胃。用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羸瘦衰弱等症。制法是大枣15个,梗米100克,同煮为粥。四季皆宜。但痰湿较重的肥胖老人应少食。莲子粉粥:补养脾胃,益肾固涩。可以止泻、止遗,对老年人脾虚腹泻,便溏日久,小便频多的治疗均有效。制法是把莲子粉15~20克和梗米100克放在一起同煮为粥。老人有感冒发热和习惯性便秘者不宜食用。百合粉粥:百合粉30克,或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同200克粳米同煮为粥。功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养阴止血、消暑。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热以及神经衰弱、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有效。老年人体弱偏阳虚者不宜多服食。芝麻粥:先将黑芝麻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梗米100克同煮为粥。功能:滋补肝肾,润泽五脏。对身体虚弱、大便干燥秘结、头晕目眩和贫血者适宜。注意:大便溏泄、精气不固者不宜食用。玉米粉粥:制法是把适量玉米粉用冷水调和放进煮沸的梗米粥内,同煮为粥。此粥益肺宁心,调中开胃,降脂、利尿、防癌。对于患高血压脂、冠心病、动脉硬化、慢性肾炎、癌症的老年人尤为适用。苋菜粥:取新鲜苋菜150克,去根冼净同100克粳米同煮为粥。此粥清热、止痢、明目。对于患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视物模糊等症的老年人尤为适用。因苋菜性寒而滑,患有慢性肠炎,肠鸣腹泻,脾胃虚寒的老年人不宜食用。胡萝卜粥:健胃,补脾,降糖,助消化。适用于老年人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肤干燥症、夜盲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制法是将新鲜胡萝卜适量,切碎同粳米同煮为粥。栗子粥:健脾养胃,壮腰补肾,止血。对患肾虚腰酸腿疼,下肢无力、脾虚泄泻以及吐血、便血的老年人适宜。制法是取栗子10~15个,同粳米或糯米同煮为粥。葱白粥:发汗散寒,温中止痛,抗菌消炎。对年老体弱易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腹泻的病人适宜。制法是取新鲜连根葱白15~20根,洗净切断。放进煮至半生半熟的梗米粥内,再行煮成粥,温食。大蒜粥:制法:取紫皮大蒜30克,去皮,放沸水中煮一分钟后捞出,然后取粳米100克,放入蒜水中继续煮成稀粥,最后再将蒜重新放入粥内,稍煮即可。功用:抗涝,杀菌,止痢,降压,抗癌。适用于患肺结核、急慢性痢疾、高血压、动脉硬化、口臭和癌症等人。注意:患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血虚弱,以及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人不宜食用。梨粥:清心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对于因心肺蕴热而致的咳嗽气喘、烦躁不安、咽喉干燥、饮食减少、大便燥结的病人适宜。制法是用梨三个切开去核,捣滤取汁,调入煮熟的梗米粥内服用。但肺虚寒、脾虚者不宜食用。黄芪粥:补益之气,健脾养胃,利尿消肿,固表止汗。对于年老体弱,气血亏虚,患有慢性腹泻、慢性肝炎以及疮疡久溃之人适宜。制法;以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入100克粳米内同煮为粥。凡属阴虚或有热症者不宜食用。酸枣仁粥:用酸枣仁30克,煮汁去滓,同50克粳米同煮为粥。此粥养血安神。凡因血虚而烦热失眠之病人适宜食用。牛奶粥:用粳米100克煮粥,半熟时加入牛奶半磅再煮,熟后即可服用。此粥补虚养血、润泽五脏。适用于老年人体质虚弱、气血亏损、病后虚羸、大便燥结、肺燥咳嗽等症。羊肉粥:新鲜羊肉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同煮为粥。此粥补益气血,温暖脾胃。对气血亏虚,畏寒怕冷的老年人适宜。秋冬时节服食为好。猪肝粥:将猪肝切碎后和粳米同煮为粥,或先煮猪肝汤,再以汤和米同煮为粥。此粥补肝明目。对肝虚目暗、慢性肝炎、贫血等老年人适宜。猪肺粥:将煮七成熟的猪肺切成丁,和粳米同煮,并放入葱、姜、盐等,待米熟烂即可。此粥补肺止咳。对患久咳、多痰、咯血等症的病人适宜。枸杞羊肾粥:将羊肾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同羊肉、葱白同煮,随即再将粳米、枸杞放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可。此粥补肾填精。对肾精衰败、腰脊疼痛、性功能减退病人适宜。鲫鱼糯米粥:将1~2条鲫鱼和50克糯米同煮成粥。此粥温中健脾,通利水道,对胃弱不下食、小便不利、浮肿等症病人适用。猪蹄粥:将猪蹄加佐料煮至半熟,然后再加粳米煮成粥即可。此粥补腰膝。对下肢无力,步行不健老年人适用。狗肉粥:将狗肉250克,切成小块,加生姜少许,和粳米同煮为粥。此粥温补脾肾,祛寒温阳。对年老体弱、阳气不足、营养不良、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之人适用。秋冬时节服食为宜。发热病人忌食。人参粥:将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许,粳米100克同入砂锅煮成粥即可。此粥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对年老体弱、五脏虚衰、久病羸瘦、劳伤亏损、心慌气短、失眠健忘、性机能减退之人适用。但要注意凡属阴虚火旺体质之人不宜服食,炎夏也不宜食。银耳粥:将银耳5~10克浸泡半天后,和粳米100克、大枣5枚及冰糖同煮为粥。此粥润肺生津,益气止血,补脑强心,抗癌。对体质衰弱、虚劳咳嗽、患肺结核、慢性便血、子宫功能出血和癌症等老年人适宜。枸杞子粥:适量枸杞子和粳米同煮为粥。此粥补精血、益肾气。适宜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的老年人。生姜炒米粥:将生姜30~50克切成薄片,和炒米50克同煮为粥,可加食盐、花生油少许调味服食。此粥暖脾胃,散风寒,祛寒痰,下气止泻。对脾胃虚寒、反胃羸弱、腹痛泄泻、感受风寒、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适宜。秋凉之后宜用,早晨服食更好。海参粥:取发好的海参15~20克,切成小块同30~60克粳米同煮为粥。此粥益肾润燥,润肺止咳。年老肾气亏虚、形体消瘦、皮肤枯燥、低热盗汗、干咳无痰者适宜。患感冒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鱼胶糯米粥:取鱼胶30克,糯米50克,佐以油、盐等调料,同煮为粥。此粥补精、益气、养筋、温肾。对妇女脾肾虚弱、腰酸白带过多、食欲不振者适宜。小米粥:小米加红糖煮成粥。此粥益气补肾。适宜于体虚胃弱、乏力倦怠、饮食不香的老年人。感冒发热和盛暑季节最好不食。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同煮为粥。功效:升清、消暑、化热、宽中、降压、降脂。适宜于头昏脑胀、胸闷烦渴以及患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病的人。

以谷类加水煮制而成的稀饭。《礼记·檀弓》:“𫘸粥之食。”疏:“厚曰𫘸,稀曰粥。”今有大米、糯米、小米、赤豆等谷类煮制的粥,山东民间多有制作。著名的有江米粥、大米粥、八宝粥、小米绿豆粥、赤豆粥。曲阜的地方小吃“粥”,是以黄豆、大米用水磨后,熬煮而成,济南称此粥为“豆汁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