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grain storage
贮藏粮食的建(构)筑物。贮藏的内容包括原粮、成品粮和种子粮。贮藏的目的在于保持粮食原有的品质。一定规模的粮库,除库房外,还设有相应的配套建筑和设施,如化验室、干燥室、选种室、晒场、机房以及必要的生活、行政用房。
分类 大型粮库通常按其承担的任务分为四类:❶收纳库。设于粮食产区,主要作用是短期贮粮或将粮食作必要的处理后转入其他粮库贮存。
❷中转库。设于交通枢纽处,用以集并来粮转调他处的粮库。
❸供应库。建于粮食消费地,贮存粮食以供加工和销售的粮库。
❹储备库。贮备粮食,补充国家各方面用粮或应付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的粮库,多建于粮食产区。除上述分类外,还可按贮粮内容、贮存期限、库内环境要求等进行分类。农户用的小型粮库常兼具多种用途,亦无专门的配套设施。
选址和布局 粮库应根据其专业化性质选在靠近接纳或供应粮食的交通方便的地区。库区设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周围不易繁衍孽生害虫的地方。库区平面布置注意库房、晒场、道路以及和其他建筑之间的流水作业关系,满足日照、防火间距和运输车辆活动等方面的要求,便于机械化操作。
库房 粮库库房建筑应满足隔热、防潮、通风、密闭、防鼠、防雀、防虫、防火、防混杂等项要求。库房的类型主要有:❶房式仓,包括平房和楼房仓两种。平房仓是中国最常见的仓房之一,有效面积和负载仓容大,一般可贮粮1000~5000吨。中国过去建有大量的砖木结构平房仓,后平房仓多改以砖墙、钢筋混凝土屋架或钢屋架做承重结构。要求仓内地面高出室外地坪30厘米以上并满足一定的强度和防潮、隔热要求,表面平整、光滑,便于清扫。库房墙体除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应满足一定的隔热、防潮要求。外墙一般采用清水墙砧或作白色、浅色抹面,内墙面光洁无裂缝,防潮粉刷到堆置线以上高度。屋面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砖拱,卷材屋面、草泥屋面和各种瓦屋面,为了隔热,常将屋面与顶棚间做成屋顶通风层或采用天窗、老虎窗方式。门窗向外开,密闭性强,以便防雀、防虫、薰蒸、消毒,门上设雨篷,门口设挡粮板。楼房仓节约用地,便于机械化操作,但造价较高,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
❷地下仓,形式有平式仓、立筒仓、喇叭口仓、双曲拱顶仓等,造价低廉,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贮粮效果较好,但粮食进出仓困难,不便于机械化操作,且只宜建于地下水较低的梯地、山沟、丘陵地带。
❸筒式仓,又称筒仓、立筒仓,包括土圆仓、混凝土筒仓、钢筋混凝土筒仓和钢板立筒仓等。土圆仓以稻草粘土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内径3~9米或更大一些,高3.5~4.5米,贮量在20~200吨之间,在雨水少,气候干燥的地方较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筒仓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化粮仓,广泛建于欧洲和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多为现浇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工作塔、仓筒群和接受、发送三部分组成。仓筒直径6米以上,高可数十米,其规模由仓筒群的数量决定,总容量由数万吨至数十万吨不等。除钢筋混凝土筒仓外,还有机械化砖筒仓,仓筒为加筋砖石结构,直径4~6米,工作塔为砖混结构,容量一般小于钢筋混凝土筒仓。钢板立筒仓多由波形钢板装配而成,耐水、防潮,密闭性能好,投资和维修费用低,建造快,自重小,对地基要求不高,代表着目前粮仓的发展趋势,但抗震和隔热性能较差。此外发达国家还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酯做成的塑料筒仓,是一种更新的粮食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