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糖尿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糖尿病tangniaobing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病因不同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中医称之为 “消渴症”。糖尿病是多发病,其患病率平均为10.12‰,与年龄和体重超重明显相关。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失明、肢端坏疽者较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它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型,大多见于青少年,胰岛素分泌过少,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Ⅱ型,多见于成年肥胖病人,胰岛素分泌相对过多,多数只需饮食控制)。糖尿病是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病毒感染、自体免疫和体内分泌的拮抗胰岛素的内泌素有关。临床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1) 代谢紊乱症候群,I型多起病急、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三多一少症状)、乏力,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一般病情较重。Ⅱ型起病缓慢,病情轻,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重者可出现高渗性糖尿病昏迷。(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神经系统病变、眼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病程愈长其并发症亦愈多。常易合并感染。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的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病情演变、疗效观察十分必要。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70~80%,其次为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治疗以降低血糖,增强体质,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为原则。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可使70%患者得到控制。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分泌胰岛素的组织移植是糖尿病治疗上的重大突破,其中包括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和胎儿胰腺组织块移植。此方法适用于Ⅰ型糖尿病人。尚有移植后反应、组织排斥等问题需待解决。 糖尿病系内分泌一代谢病的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和血糖增高,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病人只有血糖增高。并发症有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等。食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由于身体内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而引起血糖不能充分被分解利用。 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及多尿(三多现象)症状。 根据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及非胰岛素依赖型。前者多起病于青少年,往往是胰腺本身病变的后果或明显的家族遗传所致,需终身胰岛素代替疗法。后者则主要见于老年人,且多为肥胖体质。病情轻,可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较容易发生大小血管病变。从临床症状来讲,老年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可分为三种情况: 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伤阴化火,导致本病。中医辨证治疗分为4种。另外对于糖尿病合并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分别进行中药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胰岛素不足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内分泌失调疾病。见于狗、猫,其他家畜罕见。病因尚未阐明,多数病例是因胰岛组织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受到损害,在狗常与胰实质的疾病并发。多发生于5岁以上的肥胖狗,表现为多尿、糖尿、烦渴、贪食、虚弱和消瘦,严重病例可发生顽固性呕吐和酸中毒,末期发生糖尿性昏迷,继发症状是以角膜浑浊或溃疡和白内障的形式出现。患畜尿中检出糖及血糖升高即可诊断。轻症宜限制碳水化合物供给并注射胰岛素。病期长的治疗无效。患畜可作为研究人类糖尿病的一种疾病模型。 糖尿病一种内分泌疾病,表现为“三多”(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欧美国家患病率30%以上,中国6.09%,40岁以上人群为30%~40%。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血糖不小于11.1 mmol/L(200 mg/dL)和空腹血糖不小于7.8 mmol/L(140 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首选饮食疗法,药物治疗用甲苯磺丁脲(D860)0.5~1.0 g,每日3次。或格列本脲(优降糖)2.5~15 mg/d。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