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糖尿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糖尿病tangniaobing

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病因不同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中医称之为 “消渴症”。糖尿病是多发病,其患病率平均为10.12‰,与年龄和体重超重明显相关。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失明、肢端坏疽者较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它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型,大多见于青少年,胰岛素分泌过少,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Ⅱ型,多见于成年肥胖病人,胰岛素分泌相对过多,多数只需饮食控制)。糖尿病是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病毒感染、自体免疫和体内分泌的拮抗胰岛素的内泌素有关。临床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1) 代谢紊乱症候群,I型多起病急、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三多一少症状)、乏力,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一般病情较重。Ⅱ型起病缓慢,病情轻,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重者可出现高渗性糖尿病昏迷。(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神经系统病变、眼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病程愈长其并发症亦愈多。常易合并感染。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的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病情演变、疗效观察十分必要。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70~80%,其次为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治疗以降低血糖,增强体质,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为原则。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可使70%患者得到控制。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分泌胰岛素的组织移植是糖尿病治疗上的重大突破,其中包括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和胎儿胰腺组织块移植。此方法适用于Ⅰ型糖尿病人。尚有移植后反应、组织排斥等问题需待解决。

糖尿病

系内分泌一代谢病的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和血糖增高,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病人只有血糖增高。并发症有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等。食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

由于身体内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而引起血糖不能充分被分解利用。 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及多尿(三多现象)症状。 根据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及非胰岛素依赖型。前者多起病于青少年,往往是胰腺本身病变的后果或明显的家族遗传所致,需终身胰岛素代替疗法。后者则主要见于老年人,且多为肥胖体质。病情轻,可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较容易发生大小血管病变。从临床症状来讲,老年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可分为三种情况:
❶无自觉不适,饮食正常,测空腹血糖正常,尿中无糖,仅血糖测量试验不正常。属糖尿病前期,不必特殊治疗,适当限制主食即可。
❷无三多现象,仅易乏力,测空腹血糖轻度升高,饭后2小时尿糖轻度阳性。亦无需药物治疗,限制主食及脂肪,保证蛋白供应。要定期检查。
❸有三多现象,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除饮食控制以外应加用药物治疗,一般不需要注射胰岛素(病情急性加重时短期应用),口服药优降糖或降糖灵即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经饮食控制及适当必要的药物治疗,病情一般稳定。须注意事项:
❶坚持长期控制饮食。不可擅自停减药物。否则会引起病情恶化。
❷患胃肠炎或其他急性病时糖尿病病情亦会发生变化,有时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疗,如短时应用胰岛素。
❸有些老年人由于自觉病状不多而不予重视,不可。未经控制的糖尿病容易引起并发症如白内障、四肢麻木,膀胱收缩无力以及加重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❹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肌肉对糖的利用,但勿过劳。
❺口服降糖药者,随身携带一些饼干类食品,如感到心慌、无力及出汗等可能为低血糖现象,及时小量进食可缓解。如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则应就医检查,对治疗进行调整。


糖尿病

中医属消渴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伤阴化火,导致本病。中医辨证治疗分为4种。另外对于糖尿病合并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分别进行中药治疗。
❶肺胃燥热:多因饮食不节,积热于胃,上灼于肺。证见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身体消瘦,舌红苔薄,脉滑数。治以清热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金匮翼》方:麦冬10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石膏20克、玉竹10克、人参10克、胆草6克、升麻6克、枳实10克、天花粉10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其中人参、石膏先煎。
❷湿热中阻:气虚湿停,久而化热。证见烦渴多饮,消瘦易饥,脘腹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水煎服,每日1剂。
❸脾胃气虚:消渴失治或病久伤及脾胃,造成口渴引饮,进食减少,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健脾益气,药用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❹气阴两虚:久病损伤正气,累及阴津。证见小便频数,饮一溲一,气短乏力,动则加剧,伴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益气养阴,药用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每次6~9克,早晚各1次。另外,糖尿病可有许多合并症,可根据症状辨证治疗。
❶糖尿病白内障和眼底病变:消渴日久,精血亏耗,不能濡养于目。证见视物模糊或眼前如蚊虫飞舞,逐渐加重,以致只有光感。治以滋补肝肾,药用明目地黄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❷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消渴日久,精血亏耗,不能濡养肌肤。证见四肢麻木或痛如针刺,寝食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治以养血活血,方用当归四逆汤,每日1剂。
❸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消渴日久,中气不足,血虚津亏。证见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伴乏力,精神不振,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健脾益气养血,便秘时药用麻仁润肠丸,每次1丸,每日2次,腹泻时药用参苓白术散,每次6克,每日2次。
❹糖尿病肾病:消渴日久,伤及肾阴。证见尿中有蛋白,伴腰膝酸痛,头目眩晕,舌红少苔,脉沉细。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每次1~2丸,每日2次。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治疗时应注意标本兼顾。本病需坚持治疗,不可松懈。尤其要注意饮食治疗和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胰岛素不足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内分泌失调疾病。见于狗、猫,其他家畜罕见。病因尚未阐明,多数病例是因胰岛组织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受到损害,在狗常与胰实质的疾病并发。多发生于5岁以上的肥胖狗,表现为多尿、糖尿、烦渴、贪食、虚弱和消瘦,严重病例可发生顽固性呕吐和酸中毒,末期发生糖尿性昏迷,继发症状是以角膜浑浊或溃疡和白内障的形式出现。患畜尿中检出糖及血糖升高即可诊断。轻症宜限制碳水化合物供给并注射胰岛素。病期长的治疗无效。患畜可作为研究人类糖尿病的一种疾病模型。

糖尿病

一种内分泌疾病,表现为“三多”(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欧美国家患病率30%以上,中国6.09%,40岁以上人群为30%~40%。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血糖不小于11.1 mmol/L(200 mg/dL)和空腹血糖不小于7.8 mmol/L(140 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首选饮食疗法,药物治疗用甲苯磺丁脲(D860)0.5~1.0 g,每日3次。或格列本脲(优降糖)2.5~15 mg/d。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