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素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素位明清之际陈确强调的伦理概念。意指一种安分守己、克己改过的自律修养方法。源于《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谓人们的思想言行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后陈确承之,视作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提出“素位是戒惧君子实下乎用功处”(《与刘伯绳书》)。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中,“素位而行”,按各自的社会角色要求严格律己,不怨外,不求人,“在家言家,在馆言馆,各求心安理当”(《与沈朗思书》)。并强调从实处做起,“切实体验于日用事为之间”,“子臣弟友,字字着实,顺逆常变,处处现成,何位非素,何素非道”(《与刘伯绳书》),且“苟吾素位之学尽,而吾性亦无不尽矣”(《近言集》),故“素位之外,别无功夫”(《与刘伯绳书》)。以此反对宋儒的空谈人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