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紫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紫菀radix asteris

化痰降气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 的根及根茎。春、秋均可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洗净,将须根编成小辫,稍闷润,切成小段晒干。生用或蜜炙用。主产河北、安徽等地。苦温。入肺经。功能温肺下气, 化痰止咳。主治: ❶风寒咳嗽, 与桔梗、荆芥、百部、白前、甘草、陈皮配伍,如止嗽散。
❷劳伤咳喘, 鼻流脓血, 与款冬花、百部等配伍。
❸阴虚咳嗽, 与知母、贝母、桔梗、阿胶、党参、茯苓等配伍。牛、马15~45克, 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紫菀含表木栓醇 (epifriedelinol)、木栓醇(friedelin)、紫菀酮(shionone)、紫菀皂甙(a-stersaponin)、槲皮素(quercetin)及挥发油等。煎剂对小鼠、兔有祛痰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菀Tatarian aster

Aster tataricus L.f.,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茎直立,粗壮。基生叶丛出,花时枯死。茎生叶互生,披针形或线形。头状花序密集于茎顶,排列成复伞房状;缘花舌状,花冠蓝紫色;盘花管状,花冠黄色。瘦果扁平,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花果期8~9月。分根或用种子繁殖。根入药,性微温、味苦,具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慢性气管炎。根含皂苷,植株含紫菀皂苷、紫菀酮、槲皮素、挥发油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