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高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2 红高粱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西安电影制片厂1988年摄制。陈剑雨、朱伟、莫言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红粱酒》改编,张艺谋导演,姜文、巩俐主演。影片以悲壮的格调、第一人称叙述“我奶奶”和“我爷爷”年轻时代的浪漫故事,刻画出一群性格粗犷、淳朴、悍勇、敢爱、敢恨,充满活力的北方山野村民的形象,弘扬了中国农民的抗日爱国精神,揭露了日寇残杀中国百姓的罪行。尤为深刻的是揭示了对人性的自由和强烈的生命意识的呼唤。编导、摄影精心构图。连获1987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 《红高粱》中国西安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导演:张艺谋。编剧:陈剑雨、朱伟、莫言。主要演员:巩俐(饰“我奶奶”)、姜文(饰“我爷爷”)。
这是50年前“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我奶奶”19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十八里坡烧酒作坊的掌柜李大头。奶奶那时年轻漂亮,灵气逼人。出嫁那天,由几个强壮的轿夫抬着送往十八里坡。轿夫们一边拉腔儿唱着,一边起哄颠轿,行至青杀口,高粱地里杀出劫道人,轿夫之一的余占鳌将劫道人送上西天,奶奶对他产生好感。新婚三天后,按习俗奶奶要回门,至青杀口,一蒙面汉将奶奶抢进高粱地。原来他就是那个轿把式余占鳌。就那一回,他成了“我爷爷”。几天后,李大头被人杀死。奶奶开起酒厂。酒醉的爷爷被扔进酒缸。恰在这时,土匪秃三炮绑走了奶奶。爷爷酒醒后找秃三炮算账,逼着三炮说出实情并求饶。九月九那天,酒坊里热火朝天,爷爷在酒缸里撒了一泡尿,竟意外地酿成了喷香的十八里红。9年后,日本鬼子进村,将原酒坊伙计罗汉大爷剥皮示众,大伙决计打鬼子报仇。第二天,奶奶为狙击鬼子的众人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下。一声巨响,伙计们与鬼子同归于尽。9岁的“我爹”,找到已痴呆的“我爷爷”,有意无意间,“我爹”唱起了“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殿!……” 《红高粱》是一个带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展开了对自然的人性与蓬勃旺盛生命力的歌颂。影片构图新颖,视觉形象极为生动,无伴奏的独唱和合唱中,流泄出中国人顽强勇敢、酷爱自由、急公好义的民族精神。 该片获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获1988年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1988年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等多项国际电影奖。 《红高粱》中篇小说。莫言著。于1986年发表。作品写高粱地里的生死爱恨。“我奶奶”不愿卖给麻风病人为妻,在高粱地里跟了“我爷爷”。他就是后来的土匪司令余占鳌。日本鬼子把我家酒作坊的罗汉大叔剥皮示众,“我爷爷”、“我奶奶”决心报仇。他们伏击日军车队,打死了中岗尼高少将,“我爷爷”、“我奶奶”也英勇牺牲。作品运用了各种现代派手法,新颖别致。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红高粱》影片《红高粱》是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红粱酒》改编,由陈剑雨、朱伟、莫言编剧,张艺谋导演,姜文、巩俐主演,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红高粱》荣获我国1987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它又于1988年2月在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在与美、苏、法、意和联邦德国等21个国家新故事影片比赛中,荣获金熊大奖,轰动世界影坛,这是中国影坛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红高粱》电影故事片。西安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系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高粱酒》改编,影片通过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传奇爱情故事,谱写了一曲生得畅达、死得壮丽的生命颂歌。影片从情节安排到画面色彩,都富于强烈的象征意蕴,扩大了思想内涵,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品位。1988年2月,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熊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