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约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约标

侗族的一种交际风俗。主要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的毗邻地区。指的是侗族男女青年幽会时的指路草标。侗家男女青年社交较自由,他们经常举行各种社交活动,男女青年通过大型歌会和“行歌坐月”等方式,逐步建立起感情,当双方感情未到定婚程度,恋爱关系尚未公开,双方还不便并肩过寨的时候,他们往往相约上山,这就须借助草标指路。每当山上果子成熟的季节,男青年就以吃果子为名,邀女青年上山游玩,互相约定时,男青年把约标的样式、方位向女青年一一交待清楚。第二天男青年就在岔路口扯几根草,扭成三个结,放在自己走过的柳条上。草标的头朝前,尾朝后,像是指路的箭头。女青年随后而来,按草标所指方向去赴约。

约标

一种草标,为苗族、瑶族和侗族青年男女幽会的暗记。流传于苗族、瑶族和侗族生活地区。苗家人相传这种草标的创始人为苗族的娘纪和娘巴,故名 “纪巴”。有一次,娘纪和娘巴姊妹俩双双出走,为向自己的情人告知各自的行踪,一路上留下了草标。从此,草标便逐渐成为情人幽会的暗号,只要看见草标,就可以知道对方的行踪。苗族青年人初会之际,都会在约会的地点留下一个草标,这一草标只有约会的当事人才解其意。不过也有一般人都能看懂的草标。例如,一把草上结个疙瘩,疙瘩结在草尖上,草根朝幽会的方向,则暗示一方先到,示意对方快来。后者看到这个草标,必须留下一个草标,疙瘩结在草的中部。这后面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别来打搅他们的幽会。行人见了这样的草标,一般都会避开,以免撞见别人的幽会。在苗、瑶、侗乡,青年男女幽会是很神圣的事情,谁要是见草标不回避,将会受到全寨的谴责。瑶家、侗家青年约会,也习惯于编织草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男女青年初恋后,一般都要约定再会的时间和地点。草标便充当了重要的媒介。如果插在约定地点的草标是 “同心结”,便说明对方有意,愿意同心,感情可进一步深化;如果插的草标是 “两头空”,便说明对方谢绝继续见面,不要再去追求了。这种草标成为了苗、瑶、侗族青年人的无字情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