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纳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纳甲《易》学术语。汉代《易》学家焦赣、京房以八宫卦与十天干、以及五行、五方相配合,用以表示气运与月象运行的学说。天干与五行、五方配合,甲乙表示东方、木; 丙丁表示南方、火; 戊己表示中央、土;庚辛表示西方、金;壬癸表示北方、水。八卦与天干配合, 乾 (☰) 纳甲壬, 坤 (☷ ) 纳乙癸, 艮 (☶)纳丙,兑(☱) 纳丁,坎(☵)纳戊,离(☲)纳己,震(☳)纳庚,巽(☴)纳辛。内丹术运用这种学说来表述修炼大丹的火候进退。《周易参同契》:“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 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眂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震表示阴历初三的月象,此时新月出现在西方,故谓纳庚;兑表示初八的上弦月,此时上弦月出现在南方,故谓纳丁;乾表示十五的满月,此时满月现于东方,故谓纳甲。此谓望前三候,象征阳息阴消。巽表示十六的月亮由圆而渐缺,此时微缺的月亮现于西方,故谓纳辛;艮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此时早晨下弦月现于南方,故谓纳丙;乾表示三十的晦月,此时晦月现于东方,故谓纳乙。此谓望后三候,象征阳消阴息,乾坤两卦既纳甲乙又纳壬癸,这是阴阳始终,反复消息的意思。这里把月象的圆缺与出现的方位相配合,是为了说明身中火候的方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