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纳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纳税

税收是伴随国家而出现的一个分配范畴。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体现国家与社会各阶级、集团和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它是国家用以行使其职能,保证其各部门顺利运行的主要财政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税收不仅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还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体现国家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我国宪法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章中明确规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只有按照有关规定,上交国家一定的收入作为税收,才能保证其作为一个公民所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如只拥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违反国家税法规定,偷税漏税逃税,必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对城乡日益增多的个体工商业户进行税收管理,规定征税范围包括在城乡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城乡个体工商业。该项税务采取10级超额累进税率,年所得额不超过1000元的,税率为7%;年所得额超过30000元的,税率为60%;对年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按超过部分的应纳所得税额加征10—40%的税款。个人所得税是以我国居民个人的世界范围和外国居民个人来源于我国的所得为对象征收的税。根据1980年9月10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凡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属于我国居民,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居住不满5年者取得的境外所得,仅就汇入我国的部分纳税;居住超过5年者取得的境外所得,无论是否汇入我国均要纳税;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就来源于我国的收入交税。个人所得税征税列举所得项目,实行分类税率分项计征。1986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其主要目的是调节公民之间的收入水平,体现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应税项目8项:工资、薪金收入;承包、转包收入;劳务报酬收入;财产租赁收入;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和非专利技术的提供、转让取得收入;投稿、翻译取得的收入;利息、股息、红利收入以及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收入。对公民进行税法教育,以法治税,是堵塞税务漏洞唯一可行的办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