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绅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绅带shēndài

垂绅的腰带。《诗经·卫风·芄兰》“容兮遂兮,垂带悸兮”汉郑玄笺:“言惠公佩容刀与瑞及垂绅带三尺,则悸悸然行止有节度。”《孔子家语·五仪解》:“然则章甫、絇履、绅带、搢笏者,皆贤人也。”《后汉书·第五伦传》:“刻着五臧,书诸绅带。”《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绅垂长三尺。”

绅带

亦即“大带”。是贵族男子束在祭礼朝会时穿的冕服腰间的一种带子。绅带是由丝织品做成,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主要的用途是为了束裳。天子、诸侯、卿、大夫用素带 (白色生绢),四寸宽,边缘加饰花纹。天子的绅带为朱红色衬里; 士用练,宽约二寸。自商周开始,以后各代沿用,至明代,一律作为着冕服时,腰间所束的带子。绅带长约数尺,系于腰间时,于腹前打结,所垂下的部分叫做“绅”,绅带也因此而得名。《说文》: “绅,大带也。”段玉裁注: “……而后加之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 《礼记·玉藻》: “参分带下,绅居二焉。”绅带具有敬谨自约的意思。由于绅带是有身份者才可束用的,因此后来的官吏和各地有地位、有权势的贵族被称作“缙绅”、“乡绅”、“绅士”。绅带还可以用来书写笔录,以备遗忘。从魏晋开始,参加朝会时,还可以在带上插笏。所谓笏,是古代用来记事的手板,以玉、象牙、竹木等制做而成,用时执于手间,不用时则插于腰带上。

敦煌莫高窟壁画供养人腰束绅带

绅带

古代士大夫束于腰间而一端下垂的大带。《说文》:“绅,大带也。”《段注》:“古有革带,以系佩韨,而后加之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礼记·玉藻》:“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