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学通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经学通论

晚清经学著作。清皮锡瑞(生平见《经学历史》条)撰。
《经学通论》从今文经学家的立场出发,对《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及《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以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其主题是:“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去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三当知后汉古文说出,乃尊周公以抑孔子;四当知晋宋以下,专信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左传》,而大义微言不张;五当知宋元经学虽衰,而不信古文诸书,亦有特见;六当知国朝经学复盛,乾嘉以后,治今文者尤能窥见圣经微旨。执此六义以治诸经,乃知孔子为万世师表之尊,正以其有万世不易之经。经之大义微言,亦甚易明。治经者当先去其支离不足辨,及其琐细无大关系,而用汉人存大体、玩经文之法,勉为汉时通经致用之才,斯不至以博而寡要与迂而无用疑经矣。”
此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易经》、《书经》,凡六十三论,“论卦辞文王作爻辞周公作皆无明据当为孔子所作”,“论《易》至孔子始著于是学士大夫尊信其书”,“论孔子作卦辞爻辞又作彖象文言是自作而自解”,“论伏生所传今文不伪治《尚书》者不可背伏生大传最初之义”,“论古文《尚书》变易今文乱唐虞三代之事实”,等等。第二部分论《诗经》,凡三十八论,“论四始是孔子所定仪礼亦孔子所定解此乃无疑于合乐《关雎》工歌《鹿鸣》”,“论孔子删诗是去其重三百五篇已难尽通不必更求三百五篇之外”,等等。第三部分论《三礼》,凡五十二论,“论《礼》十七篇为孔子所定邵懿辰之说最通订正《礼运》射御之误当作乡射尤为精确”,“论《聘礼》与《乡党》文合可证礼经为孔子作”;“论毛奇龄谓《周官》不出周公并谓《仪礼》不出周公而不知《仪礼》十七篇乃孔子所定不可诋毁”,等等。第四部分论《春秋》,凡五十六论,“论孔子成《春秋》不能使后世无乱臣贼子而能使乱臣贼子不能无惧”,“论孔子作《春秋》增损改易之迹可寻非徒因仍旧史”,“论《春秋》是作不是钞录是作经不是作史杜预以为周公作凡例陆淳之甚明”,等等。可见,此书实际上是把今文经学家关于经学问题的各种见解系统整理成书,对研究经学尤其是今文经学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湖南思贤书局刊印,后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54年中华书局据商务版本纸型校正重印。

经学通论

五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博闻强记,淡于荣利,精研汉儒经学,多所发明。曾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和南昌经训书院,任京师大学堂经学教习。一生著述甚丰。除《经学通论》外,主要著作还有《尚书大传疏证》、《今古文尚书考证》、《孝经郑注疏》、《经学历史》等。《经学通论》按《易》《书》《诗》《礼》《春秋》分为五卷,分别将汉代至清研究五经的主要观点加以汇集,并作了较系统的评判阐述。在“《易》论”中,论卦辞为文王作,爻辞为周公作之说,都无明据,当为孔子所作;论卦辞爻辞就是《系辞》《十翼》之说,于古无征;论汉初说《易》,皆主义理,切人事,而不言阴阳术数;论阴阳灾变为《易》的别传;论孟氏为京氏所托,而虞氏传孟学又偶有出于道家者;论王弼以十篇说经颇得费氏之旨等等,均较惬当。只是论焦循以假借说《易》本于《韩诗》,能发前人所未发,学者当援例推补,则失之审慎。在“《书》论”中,锡瑞虽主今文经学,但少门户之见,持论较为圆通。如论伏生所传今文不伪,治《尚书》不可背离伏生《大传》最初之义;论伏生之传以后,《史记》引《尚书》多同今文,不当据为古文;论《禹贡》山川,当据经文及汉人古义解之,不得从后起之说等等。但据《洪范》中“天乃锡禹”,谓三国魏时张掖涌石有牛马之形及“大讨曹”字,足见祥异之兆,有不能据理来断定有无的现象。这种信伪为真的作法,未免可笑。在“《诗》论”中,谓毛传不及三家诗,略举典礼数条即可证;谓毛序不知出自何人,或以为在毛公之前,是子夏;或以为在毛公之后,是卫弘,其实都无明文可证。三家诗亡佚后,没有比毛诗更古的。无论如何,毛诗都在郑玄之前出现,不必争论究竟何人所作。实为有识之论。在“三《礼》论”中,谓三《礼》之分,从郑玄始;谓三《礼》皆周代之礼,不必聚讼纷纭,当观其通;谓《周官》当从何休之说,出于六国之时等等,都能言之成理。又论《王制》为今文大宗,即《春秋》“素王之制”,这是沿袭他人之说,不可深信。在“论《春秋》”中,谓《春秋》是创作不是抄录,是作经而不是作史;谓《春秋》大义在诛讨乱贼,微言在改立法制;谓《春秋》改制,如同今人言变法等等,都较好地阐发了孔子写《春秋》的意旨。《经学通论》可视为皮锡瑞治经的代表工作,也是一本读经入门书。《经学通论》有光绪三十三年思贤书局刻《皮氏经学丛书》本、《师伏堂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的《万有文库》本,中华书局1954年、1982年据《万有文库》本出版的单行本。

经学通论

一称《五经通论》。经学史著作。清皮锡瑞著。成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5卷。分别讨论《易》、《书》、《诗》、《三礼》、《春秋》等五经。对每经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历代考订注疏之得失、学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但作者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认为五经古籍,经孔子整理始成为经,包括着特有的“微言大义”。认为《易》、《礼》亦为孔子所作。有光绪三十三年思贤书局本、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并收入《万有文库》、《国学基本丛书》。1954年中华书局据《国学基本丛书》本校正重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