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立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经济立法jingji lifa

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法规的制定、审议、颁布和修改等工作的总称。它是适应经济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为建立一定的经济秩序服务的。
运用经济法规指导和管理经济,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对经济立法工作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当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一批重要的经济法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57年以后的三年,经济立法工作曾一度被削弱。1960年到1965年,部分纠正了经济立法被轻视的倾向,经济法规建设初具规模。1966年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立法工作基本停顿下来。从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和加强,我国经济立法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颁布了许多经济法规,加强了经济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健全了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机构。
目前在我国,经济法规一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起草、拟定,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或由各主管经济部门负责起草、拟定,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审查,分别由各级政府颁布。与中央经济立法机构对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建立了相应的地方经济立法机构,可以在同宪法、法律、法令和国家的经济法规不抵触的前提下,负责制定和颁布地方性经济法规。
有些场合经济立法与经济法同义。

经济立法

广义指有关经济的立法活动,包括经济管理立法、劳动立法、民事立法等。狭义仅指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的创制活动,与民事立法、劳动立法、行政立法等相平行。包括经济法规的起草、审议、颁布和修改等工作。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也可由它们授权的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内容和范围因不同国家对法律体系的规划和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不同而有差异。参见“经济法”、“法学基础理论”中的“立法”。


经济立法

❶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或修改经济法规的活动。
❷与“经济法规”同义。泛指国家制定的有关经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经济立法

见“法学”中的“经济立法”。

经济立法economic legislation

国家为调整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制定和颁发的法律、法令、法规、条例、规程和规定。它是国家领导和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准则。经济立法的范围很广,例如有国民经济计划法、经济合同法、农业法、森林法、森林保护条例、林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暂行规定等。经济法规一般由各主管经济部门负责起草、拟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审查,或直接由法制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经济立法是经济实践的总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要相应地修改、完善。

经济立法

指经济法规的起草、审议、制定、颁布和修改等活动。经济立法概念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以后在许多国家日益得到重视。它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经济秩序服务。在我国,经济法规一般由各主管经济部门负责起草、拟定,报送国务院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 主要的经济法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起草,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