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经筵

古代宫廷教育形式之一。专为皇帝进讲经史。自汉代以来就有为皇帝进讲经史的传统,直至宋代始有经筵之设。宋元丰八年 (1085),宋哲宗赵煦初开经筵,诏讲读官日赴资善堂,以双日讲读,仍留一员宿值。孝宗赵昚于乾道七年 (1171),向礼部提出制订进筵礼仪问题。但在宋代,经筵制度仍属草创。元代沿袭宋代,无大创作。至明代英宗正统年间,经筵制度日臻完善,形成常规礼仪。规定春秋季节每月逢二的日子在文华殿举行经筵,内勋臣或内阁大学士1人总理事宜。讲学之日,尚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及内阁学士等侍班。翰林院春坊官及国子监祭酒2员进讲经史。所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以及有关史书。讲义均由翰林官准备,讲官不过是照本宣科。清沿明制。康熙十年 (1671),命大学士熊赐履为讲官,负责经筵事务。但不久,康熙帝以为春秋季节每月3次的例行仪式的经筵,为期疏阔,于是撤经筵,命翰林官日进讲于弘德殿。康熙二十四年 (1685),以大学士、左都御史、侍郎、詹事充任经筵讲官,改经筵于文华殿。乾隆以后,经筵停止。至咸丰年间,曾国藩请复经筵制度,时有恢复。至清末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