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筵讲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经筵讲官

官名。明、清两代均置。其主要是在经筵仪上讲授经、书的官员。由学问深通的大臣兼领其职。《清史稿·职官志二》: “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掌进读讲章,敷陈训典。岁仲春、仲秋两举之。(满员由大学士以下、都察院副都御史以上各官兼充。汉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副都御史、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少詹事、国子监祭酒等官,由翰林出身者兼充)。讲官满、汉各2人。”

经筵讲官

官名。皇帝御席,与侍讲、侍读等官讲论经史,谓之经筵。唐以前尚无设置陪侍君主讲论经史的专官。唐玄宗时置集贤院侍读学士、侍读直学生,选耆儒为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自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至崇政殿讲论经文皆得充任讲官,谓之经筵讲官。其他官员亦有兼任者。以每年春二月至端午节、秋八月至冬至节,逢单日入侍,轮班讲读。元代以奎章阁学士院兼任。明代以勋臣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兼充经筵讲官。清沿明制,设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满员由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官兼任; 汉员由翰林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侍郎及内阁学士、詹事、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兼任。每逢经筵典礼,翰林院开列讲官名,奏请皇帝钦派4人值讲,掌院学士会同值讲官拟定所讲经书,并撰拟讲章 (正本) 进呈,择吉日在文华殿行经筵之礼。届时,值讲官行礼后,照讲章 (副本)进讲,讲毕,听皇帝“御论”。礼成后,再将御论及讲章缮录进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