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经脉中医针灸名词。是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由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所组成。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它们隶属于五脏六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有“正经”的称谓。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阴阳、脏腑、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少阴、厥阴、太阴。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是:凡属五脏 (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它们从五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凡属六腑的经脉为“阳经”,它们从六腑出发后,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 (侧),“太阳”在后; 手、足三阴经为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是:十二经脉起于中焦,从肺开始,止于肝经,再由肝经上注于肺。它流注于体内脏腑,又浅出于体表肢节,由里出表,从表入里,一经接一经的在人体环流。这个流注的次序就是气血运行于十二经的次序,如此循环,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濡润关节。其流注次序如下: 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要干线。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两大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