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结婚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结婚率

在一定时期的总人口中平均每千人中的结婚人数(通常以年度计算)。其中的结婚人数是指向政府有关部门结婚登记的人数,即包括初婚人数,也包括再婚人数,不包括未经登记而同居的人数。根据不同需要,有几种不同的计算结婚率指标的方法:

❶普通结婚率。指一年中结婚人数与全年平均人口数之比。公式为:



❷可婚年龄结婚率,亦称一般结婚率。指一年中结婚人数与平均可婚年龄人口数之比。公式为:


❸分年龄结婚率。指一年中某年龄段男子或女子总数与该年龄段男子或女子结婚人数之比。
❹初婚率。指一年当中初婚人数与年平均可婚年龄的未婚人数之比。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1982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配偶人口为63.68%,未婚人口占28.57%,丧偶人口占7.16%,离婚人口占0.006%。

结婚率

反映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中结婚状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指标可以按男女结婚人数综合计算,也可以按男女分别计算,如男性人口结婚率,女性人口结婚率。

结婚率

1949年后,工农群众社会地位变化,农民分得土地,工人充分就业,各种封建性婚姻得以解除,人民安居乐业,使结婚人数猛增,结婚率也达到空前高度。50年代末期,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人民生活极度艰难,结婚人数也随之减少。60年代至70年代,结婚率趋于正常。但在农村地区,由于集体经济落后,一部分农民生活困难,无法成家,也有一部分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农民由于受阶级斗争的残酷打击,没有结婚。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婚率也大为提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大批年龄较大的老单身汉得以解决婚姻问题。但在城市地区,由于受新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少数独身主义者。根典型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安徽省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结婚率约为20‰。即每100万人口中,每年约有1万对夫妇、2万人结婚。1991年,全省准予登记结婚的有505636对,1011272人,占当年全省总人口的18‰。其中初婚为992424人,再婚为18848人。1992年,全省准予登记结婚的有559811对、1119622人,占当年全省总人口的19.2‰,其中初婚为1101286人,再婚18336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