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造型艺术的主要门类之一。它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线条、明暗、色彩、构图等造型手段,在平面上描绘客观世界的物象。并借助这种描绘表达画家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意蕴。 绘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产生在距今2~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如西班牙和法国的史前岩洞壁画。这些原始绘画所描绘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形象。它们是早期人类狩猎生活的一种反映,也表现着那个时代的人和自然在精神上的联系。在摄影术产生前,绘画是唯一可以在平面空间录存各种事物、人物具体形状的手段。在长期的文化历程中,绘画不断地发展演化,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大体系。传统的西方绘画,主要以光影、体面、色彩描绘对象,注重再现性。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绘画突破传统观念,爆发了以表现内在世界为指归的现代主义运动,流派纷争,至今未衰。东方绘画,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主要使用柔软的毛笔、水墨,以黑白线条和装饰性色彩描绘形象,注重情感意境的表现。20世纪初,中国绘画从西方获得了许多借鉴,有了更多样化的发展。 绘画的主要特征是平面上的可视性。它借助于透视法则和种种艺术处理,在二度空间的平面材料上显示出三度空间的幻觉,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绘画只能表现事物的同时性状态,而难以表现它们的历时性过程,但它所刻画的同时性,却有永久性的观赏价值。 艺术的发展表明,不具描绘性的抽象绘画,也能够表现某种结构和意趣,成为人们可以普遍接受和欣赏的审美对象。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并行和渗透,已经成为现代美术的一大特色。 绘画的种类繁多,如以材料工具命名的水墨画、彩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等;以题材内容命名的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裸体画、肖像画等;以形式功能命名的招贴画、漫画、连环画、装饰画等。
绘画huihua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和独特的风格,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有各自的特点。早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人们便在陶器上以赤铁矿为颜料绘画了动植物纹样和人形图案,形成古朴的原始美术,在甘肃发现的距今五千多年的彩陶,是已知最早的彩绘。19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发现一座距今五千年左右房址的地面上画有两个行走状的人,是已知最早的人物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丝织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用帛作绘画材料,在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两幅帛画作品,一件定名为《人物龙凤》,一龙一凤引导一成年女子缓缓前行,一件为《人物御龙》,一戴冠佩剑的男子以龙为舟行进在水中,从这两幅画看到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法已经形成。秦汉时期以壁画和帛画最为突出,陕西秦咸阳宫殿遗址已发现壁画,但大量的壁画还是发现于河南、河北、内蒙等地汉代墓室中,内容多是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等,很富于写实性,色彩也很鲜艳。但比例不够准确,透视关系也较差。彩绘帛画多以墓主人生前生活及死后升天为主题,既有对人世间的写照,也有对天庭的幻想。此外在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漆器上的动、植物图案等,都是汉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传,在石窟内大量绘制壁画,内容多为佛教题材,特别是佛的本生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如《鹿王本生图》、《尸毗王本生图》等, 这时期的壁画注重描绘情节却不注重比例关系, 常出现人大于山、马高于树的不和谐场面。除壁画外, 还出现了一批在中国传统绘画上取得杰出成就的画家如顾恺之、戴逵、张僧繇等, 可惜的是他们的真迹未能传下来。隋唐时期的绘画灿烂壮观, 形成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其成就一方面表现在壁画上, 一方面表现在人物画中。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唐代壁画, 不仅比例关系有了明显进步, 线条的运用也很成功, 如对飞天的描绘, 让人感觉她就是飞翔在空中。这时壁画的主题虽然仍是佛教内容, 但所绘情景是明显的人间生活, 如对西方乐土的描绘完全是贵族家中歌舞享乐的情景, 又如画家笔下的菩萨, 完全是容貌端庄的姬妾。这是想象与现实的结合, 堪称隋唐绘画的一大特点。当时的人物画、山水画都取得很大成就, 产生了吴道子、张萱、周昉、阎立本、展子虔等一大批著名画家, 其中阎立本的《步辇图》等,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展子虔的 《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五代、两宋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 表现手法多样, 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风俗画都十分盛行, 工笔、写意各有创新, 形成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高峰。花鸟画家有黄荃、徐熙和宋徽宗赵佶等人。黄荃所绘多为奇花珍禽、用笔工整、细腻。徐熙的作品以野花野鸟为主, 采用水墨晕染, 轻色淡彩的方法。赵佶学习黄荃的绘画风格, 画面具有艳丽富贵的情调。山水画家有北宋的李成、范宽、董源、郭熙、米芾等人, 南宋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人。北宋多为大山大水全景的风格, 南宋则多画河山的一角, 这或许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人物画方面以顾闳中、李公麟等最为著名, 顾闳中的 《韩熙载夜宴图》堪称广为人知的佳作,它由听琴、观舞、休憩、赏乐和调笑五个既单独成章, 又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一个长卷, 对人物的姿态神情都刻画得恰如其分。李公麟的人物题材极为广泛, 现存的 《维摩演教图》是代表作之一。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宋代出现了以描写社会现实生活和风俗为题材的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元代的绘画艺术,“文人画”占据了统治地位。文人士大夫画家强调画家应具有文学修养, 把绘画作品变成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从而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富民族特色。著名画家有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王冕等人。梅、竹、兰、菊 “四君子”是非常流行题材, 这和它们寓意的气节有关。再一个重要题材是道教的人物故事画,如山西永乐宫的壁画就细致地描绘了钟离权开导说服吕洞宾入道的情景。明代画风趋向复古,创新不多,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陈洪绶等是较杰出的代表人物, 清代阶级矛盾十分复杂, 于是寄情山水花鸟的作品较多, 众所熟知的郑燮、金农、李等 “扬州八怪”是一批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画家。一些为宫廷御用的画家则以帝王的活动为内容, 带有记实性地画了康熙、乾隆等多次巡游江南的长卷, 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清代高其佩以手指代笔, 所作指墨画, 堪称一绝, 成为画坛中的一枝奇葩。 绘画“造型艺术”之一。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可视的形象。就使用材料、技术的不同,分为帛画、水墨画、壁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素描等;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就画面形式的不同,分为单幅画、组画、连环画等。 绘画huihua最常见的一种美术形式。指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二维的平面上以线条、造型、构图、设色等手段构成的可视的艺术形象。绘画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就使用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粉笔画等;就表现题材、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肖像画、动物画、静物画、风景画、风俗画、年画、历史画、宣传画和漫画等;就画幅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幅画、组画、连环画、插图等。
绘画huihua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可视的形象,是“造型艺术”之一。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❶绘画是视觉艺术,它的艺术形象的可视性和具体性,比之小说、诗歌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是,绘画艺术是在一个平面上来描绘客观景物和人物活动的。在一个画面上来描绘景物和人物总是非常有限的, 只能表现其相对静止的一个瞬间。 ❷绘画材料作为艺术形象中的审美因素,如所使用的纸、木板、笔、墨、颜料、刀等物质材料和工具,比之其他艺术更有它特殊的作用。这些物质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是创造艺术形象、构成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不可分割的因素。例如,水彩画那滋润的、湿淋淋的韵味是油画、版画等画种所不及的。通常所说的绘画,实际上包括着许多画种,常见的重要画种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素写等。一般认为,世界上的绘画主要是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系统。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画是东方绘画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西方绘画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绘画,它的主要画种是油画。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来表现美, 表达对现实的感受。 绘画Huihua造型艺术的主要门类之一。它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线条、明暗、透视、色彩、构图等造型手段,在平面上描绘客观世界的各种物象,并借助这种描绘表达画家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情感。 绘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产生在距今2、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和法国拉斯科岩洞壁画。这些原始绘画描绘的主要是当时人们能捕获到的各种动物形象,它不仅是早期人类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寄托着先民们某种精神上的祈求和愿望。在摄影术产生以前,绘画是唯一可以在平面空间录存各种事物、人物具体形状的手段。中国西晋文学家陆机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绘画也不断发展,逐渐演化出多种风格式样,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大绘画体系。传统的西方绘画,主要以体面、光影、明暗、色彩塑造形象,注重再现性。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绘画突破传统观念,爆发了以表现内在世界为主要倾向的现代主义运动,流派纷争,至今未衰。东方绘画,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主要使用柔软的毛笔、水墨,以黑白线条和装饰性色彩塑造形象,注重情感意境的表现。20世纪初,中国绘画从西方绘画中获得了许多借鉴,有了更多样化的发展。 绘画的主要特征是平面上的可视性。它常借助于透视法则和种种艺术处理,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显示出三维和多维的幻觉空间,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绘画的这种特性又使它只能表现事物的同时性状态,而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过程。但经过画家的审美选择,绘画中所刻画的同时性,却具有永久的观赏价值。 从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来看,追求视觉的真实,表现事物的情节发展,并不是绘画的唯一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各种绘画语言,诸如色彩、形体、线条、黑白、色块、色调等自由的有机配合,去创造与人的精神世界、内心感情相契合的各种形象、式样。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经过夸张变形的半具象,还可以是不具描绘性的抽象形体结构。因为,它们都能通过视觉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的并行和相互渗透,已经成为现代绘画的一大特色。 绘画的种类很多,如以材料工具命名的水墨画、彩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漆画;以题材内容命名的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裸体画、肖像画等;以形式功能命名的招贴画、漫画、连环画、装饰画、壁画、年画等。 绘画运用点、线、形、色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中创造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形式,是造型艺术的门类之一。 绘画最早的形式是距今二万年前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洞窟壁画;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开始绘制装饰纹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绘画也不断地发展,逐渐演化出多种风格式样。大体上可分为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绘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传统的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以明暗和色彩变化来刻画形象,注重写实和再现客观的物象。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绘画突破传统观念,出现注重表现主观感受的现代主义绘画; 东方绘画,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以线造形,采用散点透视,讲究笔墨用法,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讲求意境。绘画按材料和手段分类,主要有中国画、油画、丙烯画、版画、水彩画、漆画、粉笔画、蜡笔画等画种。按功用形制分类主要有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组画等画种。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各民族,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创造出各自风格独特的绘画样式,随着各国文化的交流,彼此学习和借鉴,使绘画品种发展得更为丰富多彩。
绘画造型艺术之一。以笔、刀等为工具,墨、颜料等为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构图等基本手法,在纸、画布、木板等平面上,表现物象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创造可感的艺术形象。按材料和技法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铁画、壁画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宗教画、风俗画等,按画面形式和功用不同,可分为宣传画、连环画、漫画、广告画等。 绘画Painting16世纪中叶,欧洲艺术家根据旅行家的描述,创作出反映加拿大题材的作品。有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加拿大的风土人情,有些却表现出作者的创意。17世纪,在加拿大的法国殖民者从法国购买了一些绘画和雕刻作品。天主教传教士便利用这些作品来向土著人宣传、灌输天主教教义,使他们皈依天主教。有些传教士本身也是画家,创作出一些作品来为他们的布道服务。1759年~1760年,英国征服加拿大,把加拿大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从而给加拿大的绘画带来了新的题材和风格,高山、瀑布成为创作对象。托马斯·戴维斯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形学艺术家,他绘制的作品后来被收在他的游记中。英国征服以后,加拿大进入一个稳定、繁荣时期。艺术家们纷纷学习欧洲文化,模仿欧洲艺术风格。这个时期艺术的发展有三个特点:各种团体和俱乐部纷纷在城镇出现,绘画在这些地方不时受到公众的关注;戏院的繁荣造就了一批专门从事舞台装饰的艺术家;随着富有中产阶级的出现,对肖像画的要求增加,一批肖像画家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有路易斯·杜龙佩利、弗朗索瓦·伯库尔、弗朗索瓦·贝雷格、威廉·贝齐等。威廉·贝齐1808年创作的《乌尔塞一家》是加拿大绘画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817年,加拿大第一家面向公众的艺术画馆成立,创始人是约瑟夫·勒格里。 19世纪40年代前的加拿大绘画为欧洲风格所垄断,40年代后,带有加拿大自身风格的绘画艺术开始影响画坛。当时最著名的多产风景画家首推科尼里厄斯·克里戈夫。1841年后,他创作了很多反映圣劳伦斯题材的风景画,有些属幽默类,有些属轶事类。克里戈夫生性热情奔放,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其画笔下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但其作品却受到法国资产阶级的批判和非议。因为在他们看来,克里戈夫的作品只不过是居民生活的庸俗漫画,对他们高尚的生活方式来说,是一种侮辱。就在克里戈夫着迷于魁北克日常生活的同时,不少艺术家们对加拿大西部的兴趣日见浓厚。1821年,年仅15岁的彼特·林迪斯巴赫移民到红河殖民地,他深深地为盖利堡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创作出一系列反映该地风景的水彩画,如身着异服的印第安人、冬季草场上的野牛等。20年后,保罗·凯恩因创作出同样反映西部风土人情的作品而出名。1846年~1848年在同一些皮毛商人的商业旅行生活当中,凯恩把沿途所见的风景、部落画成草图,根据这些草图创作出100幅油画,并出版了他的旅行游记。凯恩的这种举动,激发了其他一些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如弗里德里克·弗纳、威廉·G. R.欣德和他的弟弟亨利等,他们纷纷仿效凯恩,到大自然中去旅行写生。 1867年前,加拿大的绘画主要是写实,19世纪末期,加拿大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少的变化和发展,而这些变化和发展却未反映在当时艺术家们的笔下。当摄影成为主要的记录社会的方式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艺术家退避到他们理想的世界中,他们创立了很多职业的艺术协会,宣传、展出、销售他们的作品。当时,主要集中在蒙特利尔、多伦多两个地方。有几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聚集在具有国际声誉的摄影家威廉·诺特曼的工作室里,探讨艺术创作。他们拥有自己的画展室和作品收藏,很快便成为加拿大的主要艺术流派。约翰·弗雷泽是他们公认的领袖人物,他组织创建了安大略艺术协会,并于1873年在诺特曼工作室为该协会举行了第一次每年一度的画展。加拿大铁路的延伸为诺特曼摄影家和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值得一提的是弗雷泽和其他一些诺特曼艺术家乘火车到西部创作出很多灿烂的风景油画和水彩画,曾在19世纪末的很多艺术展中风靡一时。1880年,加拿大皇家艺术学会成立,标志着加拿大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同其他艺术家们一样,卢修斯·奥布赖恩(加拿大皇家艺术学会第一任会长)也积极地寻觅加拿大本土的风土人情,他曾到过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当铁路延伸到太平洋边时,又乘车到西部的山区和温哥华地区去写生创作,其代表作,如《撒格内的日出》,融合了当时美国“哈得孙河画派”的光彩艺术表现法,表现出一种明艳的特点。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欧洲艺术再次成为加拿大艺术家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纷纷到法国去学习,在巴黎美术展览会上展出自己的作品。第一个从欧洲把巴比松风格带回加拿大的是霍雷肖·沃克,其描绘加拿大乡村场景的“巴比松式风景画”使其在北美很快成名,其代表作之一《喝水的公牛》1910年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出资1万美元收购。与沃克同期的霍默·沃森和奥托厄·勒迪,创作灵感和素材同样源于加拿大乡村生活场景,画面充满自然的氛围,但流露出一种“英国式风景”的情调。沃森的成名作是《最早的磨坊》,被维多利亚女王皇室收藏。 威廉·布林纳和罗伯特·哈里斯也是加拿大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受守旧的法国和英国绘画大师的影响,长于以极精巧而自然的手法创作人物画像。1883年,哈里斯受加拿大政府之命,创作《加拿大之父》。莫里斯·卡伦和威尔逊·莫里斯是最早运用印象派技法的加拿大画家。卡伦早年留学巴黎时就已出名,回国后,其作品却受到守旧的批评家与收藏家们的批评与嘲笑,认为卡伦以平凡农村景色为主题的风景画根本不配登大雅之堂。但卡伦在蒙特利尔艺术学会的教学却对加拿大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1907年~1915年在多伦多与加拿大艺术俱乐部一道举行的每年一度的画展,卡伦和莫里斯成为其他年轻艺术家学习的榜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里,在多伦多掀起的一场新的风景画运动彻底改变了加拿大绘画的局面。1920年,富兰克林·卡迈克尔、劳伦·哈里斯,A. Y.杰克逊、弗兰兹·约翰斯顿、阿瑟·里斯默、J.E.H.麦克唐纳、F. H.瓦利七人举办“七人画派”的第一次画展。“七人画派”的题材和风格在以后30年内占据加拿大画坛,其作品运用鲜艳醒目的着色法,大胆而富于想像力,倾向于后期印象派的空间误差艺术。这场艺术运动引起很大的争议,但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使其他不反映加拿大风貌的艺术风格不能得到发展。1933年“七人画派”解散后,代之而起的“加拿大画派”在全国范围内吸收成员,不但鼓励风景画,也鼓励人物画和现代派作品。与“七人画派”同期活跃在加拿大画坛但直到30年代后期才引起人们关注的画家还有埃米莉·卡尔和戴维·米尔恩,他们虽然都经常为贫穷所困扰,没得到公众的慧眼赏识,但仍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在创作生涯的早期,卡尔既没受到学院派的影响,也不了解“七人画派”的活动,而是生活在半封闭环境中,她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太平洋沿岸的大森林、印第安土著人村落和图腾等。1926年起,她开始接触到“七人画派”的作品,并受其影响。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加上“七人画派”在加拿大画坛的持续主宰地位,使得许多优秀艺术家被人们忽略。举办画展的机会主要由学院、团体、学会所垄断,收藏新的艺术品已无意义,各种艺术机构和公众对艺术的变化持抵制或漠视的态度。有些画家创作出反映亲密情感的作品,如莱昂内尔·菲茨杰拉德和查尔斯·康福特,查尔斯·康福特的《年轻的加拿大人》是该类作品的代表作。1927年,在多伦多艺术文化俱乐部展出了伯特伦·布鲁克的抽象作品,这也是加拿大抽象画的第一次展出。年底,劳伦·哈里斯在多伦多艺术馆主办了一次欧洲抽象派艺术作品展,但遭到评论家和当代艺术家们的冷嘲热讽。因而加拿大美术的发展在等待另一个繁荣的契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视觉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职业艺术家越来越多,画廊和画展增多,美术杂志、画刊不断出现。加拿大文化委员会和各省艺术学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加拿大当今美术的特点是,地方特征、全球性知识增长以及各艺术团体规模的巨大差别三种因素以极其复杂的方式进行组合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力量,使加拿大美术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和增强了加拿大美术的实力。 加拿大的现代艺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蒙特利尔。约翰·莱曼、阿尔弗雷德·佩兰、保尔-爱米莉·博尔迪阿是加拿大现代艺术的领袖,他们的艺术观点各不相同,甚至经常冲突。正是这种差异和冲突,使加拿大艺术思潮充满了活力,从而成为加拿大艺术变革的动力。1931年,出国24载的莱曼回到蒙特利尔,他积极倡导现代欧洲艺术,经常为《蒙特利尔市民》撰写评论,并于1939年创立当代艺术学会,该学会面向非皇家艺术学会成员的艺术家们,创始成员共26名。协会在存在的9年里,每年举办一次画展,把欧洲的现代派介绍到了加拿大。一种更重要的鼓舞来源于佩兰,他留学巴黎14年后于1940年回到加拿大,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佩兰有关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阐释使蒙特利尔的艺术家们耳目一新。博尔迪阿最初受佩兰的影响,尔后,自己有了一种与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安德勒·布勒顿观点相似的看法。博尔迪阿不仅模仿法国艺术,更重要的是他提倡精神变革,后来,成为一群年轻人组织的中坚力量。1947年的一次画展让该组织获得一个新的称号“自动主义画派”。1948年该组织集体签名发表《拒绝一切宣言》,由此标志“自动主义画派”的发展到达顶峰。该宣言提倡文化是个人的自由精神表现,抨击政府对个人自由精神表现的压制和教堂在魁北克文化教育方面的垄断地位。该宣言的发表引起一阵哗然,博尔迪阿也因此失去其教师职位。历经5年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的艰辛后,博尔迪阿离开了加拿大,先到纽约,并在那里接触了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然后到巴黎。不管是博尔迪阿的作品,还是他对文化变革的倡导,都标志着加拿大艺术的又一巨大进步。“自动主义画派”导致了“当代艺术学会”的瓦解,而“自动主义画派”运动50年代中期让位于一种抽象运动。1956年,由里达克任主席、雷彭提格尼任秘书长的“非造型艺术学会”宣告成立。 20世纪40年代的多伦多缺少像蒙特利尔那样激进、热烈的艺术氛围,艺术的发展较为缓慢,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也相对较少。有反对“七人画派”垄断地位、继续推崇学院派的帕拉斯科瓦·克拉克、罗伯特·威尔逊、阿尔伯特·弗兰克和加克·麦克唐纳,还有20世纪40年代末前曾积极探索类似于欧洲,特别是纽约绘画艺术的杰克·布什、奥斯卡·卡恩、瓦尔特·亚乌德、哈罗德·汤和威廉·罗纳德。1952年,亚历山德拉·鲁克在国内举办抽象画巡回展出。1953年,罗纳德发起包括他自己和其他6人(卡佐·纳卡缪拉、鲁克、布什、卡恩、雷·米德和汤姆·霍奇森)作品的“国内抽象画展”。后来,他们又联合霍滕斯·戈登、亚乌德、汤和J. W. G.麦克唐纳等艺术家组成“十一人画派”,并于1954年举行第一次“十一人画派”画展。1960年,该组织正式解散。这群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手法各不相同,其代表人物当推汤、罗纳德、霍奇森和卡恩。“十一人画派”对艾萨克斯画馆的一群生气勃勃的年轻艺术家们的影响相当大。该艺术团体的成员有格拉罕姆·库特里、乔伊斯·威兰、约翰·梅雷迪斯、戈登·雷纳、丹尼斯·伯顿、罗伯特·马克尔、努鲍·库伯塔、理查德·戈曼和罗伯特·赫德里克等,画家迈克尔·斯诺是该团体的最早成员,后来对雕塑、摄影和电影等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群艺术家的作品反映出他们对各种艺术流派的兴趣和涉猎,而富于表现力的造型艺术风格是他们作品的代表特征。20世纪60年代的伦敦是一个很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杰克·钱伯斯、托尼·厄克特和格雷格·柯诺是该活动中心的代表人物。钱伯斯和柯诺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明“地方主义”是表现某个特定社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重要手段。1967年,钱伯斯发起、开展“加拿大艺术家代表”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画展的标准、作品的版权费和维护职业艺术家的地位。 大西洋沿岸各省的视觉艺术的发展与魁北克和安大略相比要缓慢得多。圣约翰的米勒·布里顿、杰克·汉弗莱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雷德里克顿的布鲁诺·鲍巴克、莫莉·鲍巴克是该地区最早接触当代题材的一批艺术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西洋地区艺术领域的风云人物是阿里克斯·科尔维尔,其作品为现实主义艺术树立了新的标准,而其艺术教学则对克里斯托夫·普拉特、玛丽·普拉特、汤姆·福利斯特尔、D. P.布朗和休·麦肯齐等艺术家的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拥有盖里·尼尔·肯尼迪、杰拉尔德·费格森和埃里克·卡梅伦等艺术家的新斯科舍美术设计学院一直都是加拿大、美国和欧洲艺术家们的常聚之地。加拿大西部的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团体。 温哥华对很多艺术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现代艺术的历史也最为悠长。20世纪30年代,乔克·麦克唐纳曾在此工作过;1940年,劳伦·S.哈里斯定居于此;40年代起,艺术家兼教师的B. C.宾宁和杰克·沙德博尔特是该城市艺术领域的两位代表人物。宾宁擅长制图和创作有关船只和风景的抽象画;而丰富的西北沿海土著艺术和风景则深深地感染了沙德博尔特,以其独特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这些主题;戈登·史密斯、塔考·坦那比、唐·贾维斯的作品则融合了风景画和抒情抽象画的特点,该特点由托尼·翁利进行了巩固和发展。60年代和70年代,温哥华同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一样经历了艺术领域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概念艺术、信息艺术、影像艺术和形象艺术等方面。 20世纪50年代,里贾纳一群艺术家的活动重心是决心打破脱离其他大城市特别是纽约的封闭状态。1955年,肯尼斯·洛克黑德和阿瑟·麦凯将1936年创办的爱玛湖夏日学校进行扩大,为职业艺术家们增设一个创作实验班,杰克·沙德博尔特是该班首任领导,后来的领导大多是美国艺术家。1961年,诺曼·麦肯齐艺术画馆馆长罗纳德·布鲁尔举办了包括洛克黑德、麦凯、特德·戈德温、道格拉斯·莫顿和他自己在内的“里贾纳五人画派”画展。年底,在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的赞助下,他们在加拿大举行了“里贾纳五人画派”巡回画展,从而提高了“里贾纳五人画派”的知名度。爱玛湖创作实验班对萨斯卡通的艺术家们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该市联合不同年龄、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们组成了一个牢固的艺术团体。欧内斯特·林德纳是该市画坛的元老,他所提出的特写技法使他蜚声全加拿大。 对艾伯塔的艺术家们来说,爱玛湖创作实验班和班夫继续教育中心一直都是加拿大视觉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地方。马克斯韦尔·贝提斯是卡尔加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其绘画风格是表现主义,布鲁斯·奥尼尔和杰拉德·哈什拉克则代表着现代主义流派,肯·克里斯托夫以现代主义风景画见长。在埃德蒙顿,形式主义艺术形式对绘画和雕塑影响甚大,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海恩斯。 70年代,绘画这门在视觉艺术领域中起主导地位的艺术受到来自于概念艺术、装置艺术、雕塑艺术、影像艺术、形象艺术等其他视觉艺术形式的严峻挑战。在很多人看来,绘画这门艺术即使能保存下来,也将不过是一种保守、倒退的艺术形式。然而,绘画的发展却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近些年来,在一些年轻艺术家们的努力下,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各种绘画风格和流派的出现,如表现抽象主义、几何抽象主义、新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立体主义等。这些风格、流派的前景怎样,现在尚难预料,要理解和评估这些风格流派还得数十年。 绘画绘画是“美术”的一种。用笔、刷、竹木削枝、刀等工具,黑墨、颜料、油脂、溶剂、稀释剂等物质材料,在纸、木板、织品、器皿、墙壁或其他的平面上,经过构图、造型、线条、色彩和明暗处理等表现手段,绘制出形象,借以寓寄情意。就使用材料、技术的差别,大致分为帛画、水墨画、彩墨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版画、胶画、丙烯画、蜡画、素描(中国画称“白描”)等。题材内容有: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中国画称“山水画”)、静物画、动物画、历史画、风俗画等。镶嵌画、磨漆画、贝壳或羽毛贴画、铁画等乃属于装饰性的工艺画制作。画面形式有单幅画、对画、组画、长卷画、连环画等。目前世界上可分为东方画系和西方画系两大系统。中国民族绘画着重达意畅神与线条造型;以结构组织为主,色彩明暗为辅,书、诗、印、款识与画相结合为艺术特征。西方绘画常在画面上采用各种手法技巧,如远近法、描影法等,精深地画出立体感,或引起空间错觉。
绘画绘画是“美术”的一种。用笔、刷、竹木削枝、刀等工具,黑墨、颜料、油脂、溶剂、稀释剂等物质材料,在纸、木板、织品、器皿、墙壁或其他的平面上,经过构图、造型、线条、色彩和明暗处理等表现手段,绘制出形象,借以寓寄情意。就使用材料、技术的差别,大致分为帛画、水墨画、彩墨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版画、胶画、丙烯画、蜡画、素描(中国画称“白描”)等。题材内容有: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中国画称“山水画”)、静物画、动物画、历史画、风俗画等。镶嵌画、磨漆画、贝壳或羽毛贴画、铁画等乃属于装饰性的工艺画制作。画面形式有单幅画、对画、组画、长卷画、连环画等。目前世界上可分为东方画系和西方画系两大系统。中国民族绘画着重达意畅神与线条造型; 以结构组织为主,色彩明暗为辅,书、诗、印、款识与画相结合为艺术特征。西方绘画常在画面上采用各种手法技巧,如远近法、描影法等,精深地画出立体感,或引起空间错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