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绣襦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绣襦记戏曲。明薛近兖撰,四十一出。吕天成《曲品》注为郑虚舟作,《曲考》等以为郑若庸作,今人郑振铎考定为明薛近兖撰。近兖字百昌,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万历进士,历官浙江、河南布政使,以清介绝俗著称。此剧取材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并采《曲江池》等元杂剧情节,演书生郑元和与妓女李亚仙爱情故事,歌颂李亚仙坚贞、正直性格和反抗精神。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中李香君这一形象颇受其影响。有明万历间萧腾鸿原刻本,李卓吾评本,明末汲古阁原刻本,凌氏朱墨套印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末凌氏朱墨本影印。 077 绣襦记明传奇剧本。明徐霖撰。或说薛近兖撰。取材于唐传奇《李娃传》;又据宋元南戏《李亚仙》,元高文秀杂剧《郑元和》、元石君宝杂剧《曲江池》、明朱有燉杂剧《曲江池》等改编而成。仍写郑元和恋妓李亚仙,重金用尽,被设计逐出,唱挽歌为生,其父鞭之几死,行乞市中,被李亚仙救起,后中状元,喜结婚姻、父子相认的故事。唯描写之细腻、结构关目之完整,非它本所及;另增剔目劝学的情节,对塑造李亚仙的形象亦较有益。 《绣襦记》川剧传统剧目。高腔,大幕。又称《白天院》、《李亚仙》。剧本见《川剧选集》 第二集。宦门子弟郑元和上京赴考,途中与扬州名妓李亚仙相恋。不料元和钱财尽失,竟遭鸨母逐出,沦为乞丐。元和之父路经扬州偶遇儿子,怒责其玷辱门风,用杖暴打元和。元和被弃曲江河边,幸遇乞丐救活,从此卖唱乞讨度日。李亚仙风雪中巧遇元和,以绣襦为之御寒,将元和扶回家中。亚仙见元和沉迷私情不求上进,毅然刺瞎自己双目励其发奋。最后,元和醒悟,刻苦攻读,魁首天下,治愈亚仙。并终与亚仙结为夫妇,与其父团聚一堂。该剧《曲江打子》、《花子教歌》、《刺目劝学》、《荣归还目》 等场常作单折演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