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由于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失常而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3岁以内为主要发病年龄。病因:
❶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除少部分可自食物中摄取外,主要通过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缺乏户外活动或北方冬季小儿很少出屋,可致紫外线照射不足。
❷喂养不合理:饮食中钙、磷比例不适当和缺少维生素D。
❸生长过快:早产儿、多胎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
❹慢性疾病:妨碍维生素D的吸收。症状表现:
❶一般症状:早期出现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易激惹等症状。由于肌肉、韧带松弛,坐、站、走均较正常小儿迟缓。
❷骨骼改变:佝偻病进一步发展,就会在骨骼上出现改变,如方颅(颅骨呈方形,显得头大脸小)、前囟晚闭(超过1岁半未闭合)、串珠肋(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呈钝圆形膨出)、鸡胸(胸骨向前突出,胸廓变窄)、骨干弯曲畸形(会独站、独走后,下肢呈“O”形或“X”形畸形,影响步态)。预防:多在户外活动。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泥等辅食。北方,秋冬季出生的婴儿,或早产儿、多胎儿,可按医嘱服维生素D制剂,但不可滥用维生素D或鱼肝油,以免过量中毒。一般用量:婴幼儿维生素D预防量400IU/日;早产儿维生素D预防用量,前3个月加倍,800IU/日,以后400IU/日。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无须再用维生素D预防。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急性传染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weishengsu Dquefaxing goulou bing
由于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失常而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3岁以内为主要发病年龄。病因:
❶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除少部分可自食物中摄取外,主要通过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缺乏户外活动或北方冬季小儿很少出屋,可致紫外线照射不足。
❷喂养不合理:饮食中钙、磷比例不适当和缺少维生素D。
❸生长过快:早产儿、多胎儿在后天往往生长速度较快,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
❹慢性疾病:妨碍维生素D的吸收。症状表现:
❶一般症状:早期出现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易激怒等症状。由于肌肉、韧带松弛,坐、站、走均较正常小儿迟缓。
❷骨骼改变:如方颅(颅骨呈方形,显得头大脸小)、前囟晚闭(超过1岁半未闭合)、串珠肋(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呈钝圆形膨出)、鸡胸(胸骨向前突出,胸廓变窄)、骨干弯曲畸形 (会独站、独走后,下肢呈“O”形或“X”形畸形,影响步态)。预防:多在户外活动。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泥等辅食。北方,秋冬季出生的婴儿,或早产儿、多胎儿,可按医嘱服维生素D剂,但不可滥用维生素D或鱼肝油,以免过量中毒。一般用量:婴幼儿维生素D预防量400IU/日;早产儿维生素D预防用量,前3个月加倍,800IU/日,以后400IU/日。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无需再用维生素D预防。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急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