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绶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绶囊shòunáng即“盘囊”。《宋书·礼志五》:“鞶,古制也。汉代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此囊盛绶也。”《太平御览》卷六九一:“所在近北,无它异物,裁奉织成虎头绶囊,可以服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后权赐综紫绶囊,综陈让紫色非所宜服。权曰:‘太子年少,涉道日浅,君当博之以文,约之以礼,茅土之封,非君而谁?’” 绶囊 绶囊又叫“鞶囊”、“傍囊”,古代佩于腰侧带上的一种皮制囊袋, 秦汉时多用来盛绶, 故名。参见 “鞶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