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常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88 罗常培1899—1958

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北京人。满族。先世属宁古塔萨克达氏。1919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又在哲学系就读2年。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及西南联大等校任教,讲授汉语音韵学等。1929年前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汉语音韵的研究与方言调查。1945—1948年赴美国讲学,任耶鲁大学等校访问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善于从材料中寻规律,在语言研究中颇具示范性,为人所称道。著有《厦门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语言与文化》等。重要论文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中。

罗常培1899—1958

现代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满族,北京人。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前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有重要贡献,对提倡和推进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有一定成绩。著有《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普通语音学纲要》等书。其重要论文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罗常培1899—1958

中国语言学家。满族。字莘田, 号恬庵。自二十年代起, 就从事汉语音韵学和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 并先后在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音韵学。四十年代以后, 开始注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并深入白、傣、独龙、怒、傈僳、纳西、苗等地区对这些民族的语言作实地调查,从理论上倡导汉语同少数民族语言在研究上的结合。五十年代始, 历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莲山摆彝语文初探》、《贡山俅语初探》、《厦门音系》、《临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汉语音韵学导论》等。另有论文一百余篇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

罗常培

罗常培1899—1958

语言学家。满族。字莘田,号恬庵,北京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又在哲学系就读二年。曾任中学教员、校长。1923年后历任西北、厦门、中山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5至1948年历任美国朴茂纳大学和耶鲁大学教授。1948年回国,仍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兼文科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1958年相继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30余年。1952年《中国语文》创刊后,一直担任编辑委员。其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结合我国音韵学传统,对音韵学上的一些关键性的术语所做的科学阐明,使音韵学解脱了玄虚笼统的弊端,实有开拓之功。在古汉语音类分合、读音构拟和音系发展等也均提出了独到之见。还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上也有很多贡献。专著有《汉语音韵学导论》、《厦门音系》等10余部,论文百余篇,已汇为《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196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罗常培

中国语言学家。满族。1899年生,1958年卒。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又在哲学系就读2年。1923年起先后在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9年任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5~1948年赴美任访问教授。1948年回北京大学。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在汉语音韵学、方言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其主要著作有:《汉语音韵学导论》(1949)、《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与周祖谟合作,1958)、《十韵汇编》(与刘复、魏建功合著,1936)、《厦门音系》(1930)。《临川音系》(1940)、《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他在语言学其他领域也有不少著作。如:《普通话语音学纲要(与王均合作,1957)、《语言与文化》(1950)、《北平俗曲百种摘韵》(1942)。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