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杰斯自我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罗杰斯自我论luojiesi ziwo lun

罗杰斯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人、心理治疗家。1945年,罗杰斯出版了他的代表性著作《患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在此书中,他提出了“自我理论”,主张人格的现象学解释及人的实现的倾向。罗杰斯的自我论来自其临床研究的总结,它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实现为驱动力,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认为经过引导人能认识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个体感知外界客观事件,经验它们,并对客观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那些知觉和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个体的现象场,在现象场中,有些内容与个体自身明显有关,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部分。相对于自我概念,罗杰斯又提出“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个人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个人越感到满足与幸福,如果两者差距很大,个人就会不愉快不满足。罗杰斯还强调了一种人类中普遍存在的需要,即积极关注的需要,它随自我的出现而出现。关注需要就是对诸如温暖、爱、同情、关怀、尊敬以及获得别人的承认等等的要求。罗杰斯还假定了一个他称之为“实现倾向”的主导动机。他认为人类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为了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与生俱来,所有的生命内驱力都包含在实现倾向中。罗杰斯认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无条件地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使自我更趋向于理想自我。实现的倾向是生命的驱动力,使自我更完善、更成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复杂化,从而成为机能健全的人。他认为机能健全的人有以下几个特征:
❶经验的开放。
❷协调的自我。
❸机体估价过程。
❹非条件的自我关注。
❺与同事和睦相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