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善相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美善相乐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伦理美学命题。由荀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基础上首先提出。语出《荀子·乐论》:“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要由恶变善,则必须靠后天的学习修养和实践,用“礼”来节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用“乐”来调和自己的情感欲望。荀子把人的审美活动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美与善统一起来,强调艺术“寓教于乐”的社会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