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翠微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翠微寺

佛寺。《新唐书·地理志》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625)置,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孟浩然曾杖策登眺,并写《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杜甫天宝十三载(754)所写《重过何氏五首》也有“云薄翠微寺”之句。改寺时间不应晚于开元末,元和之说不确。刘禹锡《翠微寺有感》写了它的昔与今。晚唐温庭筠有《题翠微寺二十二韵》,金赵秉文有 《翠微寺》,前者借题发挥,后者则有描述: “南山深锁翠微宫,寺在南山十里东。”宋程大昌《雍录》:“有游者题云: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 由此可见其兴衰。

翠微寺

位于黄山翠微峰下。清《黄山志》:“寺卑处山麓,如人间梵刹。”唐中和三年(883),天竺(古印度)僧创建。该僧德行高深,编麻为衣,冬夏不易,人称麻衣祖师。南唐保大五年(947)敕赐寺额。明弘光元年(1645)僧心空重建,孝廉邵朴元作记。寺外建有祖师塔。一时高僧名士云集,香火旺盛。旧时每年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王生日庙会,尤为热闹。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僧赵纲、大和等修寺志。清咸丰间太平天国起义军曾驻此。翠微峰是黄山三十六峰中别具一格的孤峰,峰下有翠微洞、青牛溪、布水源等名胜。1949年,翠微寺又经维修,成为游览胜地。

翠微寺

在黄山翠微峰下。清康熙《黄山志定本》载:“寺卑处山麓,如人间梵刹。”唐大中二年(848)天竺(古印度)高僧包西来创建。包德行高洁,编麻为衣,冬夏不易,人称麻衣祖师。寺外建有祖师塔。后汉天福元年(947)敕赐寺额。明弘治二年(1489)僧心空重建,孝廉邵朴元作记。一时高僧云集,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圣诞庙会,香客络绎不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僧赵纲、大和等曾修寺志。清咸丰间太平天国起义军曾驻寺内。1949年,翠微寺又经维修。寺所在的翠微峰是黄山群峰中别具一格的孤峰,峰下有翠微洞、青牛溪、布水源等名胜,为游览胜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