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君岩造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老君岩造像原名羽仙岩,位于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侧山麓,距城3公里许。宋代此地有北斗殿、真君殿、混元洞,为道教庙观集中地。建筑久圯,现仅存一尊露天道教教主老君(即老子)造像。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由整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成,为全国最早最大的道教石雕。石像悠然踞坐,面露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双目平视,双耳垂肩,苍髯飞动,神态慈祥。整个石像飘髯、衣褶等细部雕刻的线条刀法柔而有力,具有宋刻的手法和风格,为宋代石像雕刻艺术珍品。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岩造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源山右峰侧羽仙岩罗山、武山下。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道教奉为教主。像高5.1米,宽7.3米,厚7.2米,系由一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石像髯飘胸前,两耳垂肩,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伸出,两眼平视,目光深邃,脸含微笑,慈祥安乐,神态自然,为宋代石雕艺术的珍品,也是我国最早最大的道教石雕。因雕像膝上有“寿比南山”四字,民间有摸像长寿之说,有云:“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据载,这里宋代原有真君殿,早已废圮,独存此像,坐守青山。明长沙知府李本有《老君岩》诗赞叹石像:“刻画渺难察,奇巧疑天工。”岩南有千手岩,又名观音岩。附近还有弥陀岩、南台岩诸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