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官台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老官台文化黄河中游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陕西省华县老官台遗址而得名。其年代距今7500年。主要分布于渭水流域的陕西关中地区。代表性遗址还有陕西渭南市北刘、临潼白家、华县元君庙等处。当时的人们已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有面积较小、结构较简单的圆形半地穴式房屋,灰坑形制也多不规整。从事生产的工具比较原始,石器以打制为主,如刮削器、敲砸器,磨制石器有斧、铲、刀等,骨器有锥、镞、鱼镖等。日常生活中用的陶器均为手制,以夹沙红陶和褐陶为主,火候较低,常呈现外红内黑的现象。纹饰有交叉绳纹、锥刺纹、划纹及用红色绘的宽带纹。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主,代表性器形有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三足筒状罐、小口圆腹壶等。人们死后埋在公共墓地,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亦有少数合葬墓。随葬品数量较均匀,一般为三四件,主要为陶器。该文化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有前后继承关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