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年期的冷落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老年期的冷落感冷落感是一种寂寞、被人疏远的感受。是一种对健康不利的心理状态。人进入老年后,由于生理上有老化改变,心理活动也随之出现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的反应慢,对来自身体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情绪波动大,其中冷落感较常见。生活中有些事对年轻人可能不会产生冷落的感受,而对老年人则足以使其感受到冷落。这多是由于老人心理上的不适应所致。如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与熟悉的同事朋友突然失去了密切的联系,自然产生离“群”、疏远感。另外,子女长大结婚成家多与老人分居,再赶上老人丧偶,岂不更有冷落感!有些老人即便是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也免不了“代沟”的困扰。老人与子女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对待人生及生活态度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着差异,有时可能会产生矛盾。一方面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性增强,渴望子女关心、帮助;另一方面,子女不在老人身边,或子女忙于他们的工作和孩子,顾不及老人,自然有了矛盾,因而使老人产生冷落感。老年期冷落感是可以预防和克服的。首先,老人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正确对待离、退休及与子女分居、“代沟”等问题,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广交朋友,培养业余爱好;此外,做儿女的应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