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考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考差科举考试用语。又称“考试差”、“考试试差”。清代选派乡试正、副主考官(又称“试差”)的考试。清初,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由礼部、吏部共同从保举的翰林、六科及各衙门堂官中遴选派出。雍正三年(1725),以正、副主考从前未尝试其文艺,间有不能衡文者,皆由中式后荒疏多年所致,故将应差委之翰林及进士出身之各部院官员,召集太和殿进行考试,称为“考差”。内容为四书文二篇,试卷弥封,派大臣评阅后进呈皇帝钦定一二等,封贮内阁,以备乡试时差遣。然并非每科必考,待考取人员渐少,则再试一次以作补充。初与保举并行,乾隆时定为每科前必考一次,且加考诗一首。嘉庆后改考四书文一篇、五经文一篇、诗一首。考差成为定制后,保举试差不再行。嘉庆以后,更别试侍郎、阁学及三品京堂等官,曰“大考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