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肇域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肇域志

地理总志。 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撰。一百卷。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作者自明崇祯十二年(1639)开始,广搜史籍、实录、方志、文集、说部、 邸抄、档册、文牍中有关国计民生、舆地沿革等资料其社会经济部分,辑成《天下郡国利病书》。清康熙元年(1662),将南北二直隶、十三布政使司有关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舆地部分辑成是编。惜未完稿,仅赖抄本传世。中缺北直隶、江西、四川三省。原稿本藏南京图书馆。它是有关明代一部长编地理资料书,以取材丰富,宏博浩衍见长。1957年于昆明发现同治年间写本,四十册,完整无缺。是研究明代山川地理、名胜、古迹、政区等社会文化和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有1984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肇域志

明代地理总志的资料长编。明末清初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实地调查,一生中著述甚多,其中地理著作以《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为规模宏大的代表作。
《肇域志》书名出典于《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借以表示明代的整个疆域。全书不分卷,取材于二十一史、实录、府州县志和历朝奏疏及文集等,从明崇祯十二年(1639)开始辑集,历时二十多年,未曾完稿。作为明代地理总志的资料长编,书中包括沿革、形势、城郭、山川、道路、驿递、街市、坊宅、兵防、风俗、寺观、水利、陵墓、郊庙等项内容。有的府州后,并附有长篇食货或职官的资料。
此书具有两大主要特点。一、取材丰富,引证宏博。作者自序云:“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凡阅志书一千余部。”从内容看,自《禹贡》、《山海经》、《尔雅》到《水经》、《皇览》,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到《明一统志》和各地方志,从官修实录到民间碑刻,都有辑录。这样也就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例如,应天府先后引用了唐许嵩《建康实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类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元张铉《金陵新志》、明洪武《京城图志》、明陈沂《南畿志》、《金陵古今图考》、程嗣功《应天府志》、周晖《金陵琐事》等书,具有很高的学术史料价值。又如,《泰宁志》已佚,而《肇域志》辑录了该志的吏役、户口、贡赋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泉河史》是记载山东运河附近各处泉眼分布、疏导情况的专书,很为罕见,而《肇域志》辑录原文达一万八千多字。这些稀有专书在书中的大量辑录,表现了此书的重要价值。二、许多内容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例如,嘉靖以后,北方边患和东南倭寇威胁着明王朝的安全,顾炎武对明代九边都司卫所和关镇堡寨的建置非常重视,对浙闽沿海地区的岛屿、水寨和哨守等也十分关切,辑录有关资料很详细。又如对于明王朝赋税收入主要来源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书中占有较多篇幅予以重视。还辑录《明实录》和许多文集中有关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资料。这些都反映出作者的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和此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清初以来有传钞本存世,如汪士铎等人整理的抄本、南畿抄本、盋山精舍抄本和蒋寅昉等人整理批注的抄本(现藏云南图书馆)。

肇域志

(明末清初)顾炎武撰。作者广搜史籍、实录、方志、文集、说部、邸抄、档册、吏牍中有关国计民生、舆地沿革等资料,将舆地部分辑为本志(社会部分辑入《天下郡国利病书》),为研究明代以前历史地理、行政区划变迁的重要资料。有中华书局1984年铅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0: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