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肛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肛瘘常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形成的管道。在肛管内的一端称内口,另一端在肛周皮肤上称外口。表现出反复自外口流脓,伴肛周皮肤瘙痒,瘘口时好时发,始终不愈。治疗用热水坐浴,瘘管切开或挂线疗法。 肛瘘病名。又称“肛漏”、“漏疮”。系肛门周围痈疽溃后,久不收口,形成瘘管。其内口位于肛管,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常不止一个。主要症状:瘘管外口流脓不绝,甚或粪便流出、疼痛,瘙痒,缠绵难愈。局部可扪得硬索状物,外口呈凸形,脓水较稠者属实证;局部无硬索状物扪得,外口凹陷呈潜行性,脓水稀薄者属虚证。以外治为主,常用挂线、切开疗法;可配合内治,实证宜清热利湿,虚证宜养阴清热。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