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肝功能检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肝功能检查

任何一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等),都可以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谷丙转氨酶测定”、“硫酸锌浊度试验”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等。
❶谷丙转氨酶测定(GDT):转氨酶是细胞内蛋白代谢重要的酶之一,除存在于肝细胞内,在肾脏、心脏细胞中也有一定含量。当肝细胞有损害时,转氨酶释放到循环血液中。该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急性期)及严重中毒性肝损害。小儿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2—40单位(赖氏法)、90—130单位(金氏法)。
❷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肝脏是参与蛋白质代谢的重要脏器,能合成全部血浆白蛋白和部分球蛋白,肝脏功能障碍可使血清的蛋白质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当在血清中加入某些试剂(如硫酸锌或麝香草酚等),能发生混浊,称浊度试验。在急性肝炎期间硫酸锌浊度上升程度不如慢性活动性肝炎明显。小儿硫酸锌浊度的正常值是2—12单位。
❸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急性病毒性肝炎时,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的阳性反应多在患病一周后才逐渐上升。小儿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的正常值1—6单位。上述浊度试验主要反映肝脏炎症,并不能完全代表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也不能用来作为判定肝炎预后的依据。

肝功能检查

肝脏生理功能甚为复杂,检测其功能的项目很多,临床上常选取几种主要项目进行检查,有必要时方更进一步详查。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肝脏有病时不一定立即影响其功能,所以肝功能检测,如果异常多,表明已受损到一定程度。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1)胆红素代谢功能。胆红素为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胆汁由肝细胞代谢生成,经胆管系统排入小肠内参与食物消化过程。当肝细胞有病变或胆汁排泄受阻时,胆红素返流入血即发生黄疸。黄疸可分为肝前性(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肝细胞性及肝后梗阻性三种类型。正常胆红素每百毫升血液中不超过1毫克。临床可以测定血中胆红素含量、凡登白反应及尿中尿胆素等方法来区别胆红素升高的性质。如为肝细胞性黄疸则表明有肝脏病变存在。(2)蛋白质代谢功能。测定血浆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及二者的比例关系。肝脏有病变时白蛋白合成减少(正常百毫升血内3.5~4.5克),球蛋白(正常百毫升血内3~3.5克)含量相对增多,二者比值变小甚至倒置。蛋白质代谢障碍主要见于慢性肝病,急性肝病受影响较小。(3)血清酶学检查。肝细胞内含丰富的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酸转肽酶等多种活性酶。当肝脏有弥漫性病变时,大都不同程度地升高,常以谷丙转氨酶为代表进行检测,如有异常再根据情况选测其他活性酶。血清酶存在于身体多种器官内,测定异常时尚应排除肝脏以外的病变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