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肝脾不调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肝脾不调证

中医学脏腑证候之一,妇科常见证。一般表现:胸胁胀满窜痛,精神抑郁或易怒,喜太息,纳呆腹胀,腹痛泄泻,舌苔薄白或腻,脉弦。妇科表现:多为妇科杂病兼证;月经不定期,量或多或少;经前乳胀,行经腹痛等。

肝脾不调证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胸肋胀痛,喜太息,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见腹痛而泻,泻后痛减,舌苔白,脉弦为主要表现。肝脾不调证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协助脾之运化;脾主运化,气机通畅,则有助于肝主疏泄,因而,肝脾两脏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就会引起脾失健运,称为木横侮土;若脾失健运,气滞于中,湿阻于内,就会引起肝失疏泄,称为土壅侮木,最终可形成肝脾不调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见胸胁胀痛,善太息,太息则气郁得以畅达,胀闷得以减轻;肝失疏泄,则情志失调,若气机郁滞,则见精神抑郁;若条达失职,则见急躁易怒。脾失健运,则见纳呆食少;气机郁滞,则见腹胀不舒;气滞湿阻,大肠全机失调,则见便溏不爽,肠鸣矢气;便后气机得以通畅,则腹痛减轻;舌苔白脉弦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之象。本证多见于肝炎、肝硬变、肠炎等疾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