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
企业对其收益进行分配或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评审与决策构成股利政策的主要内容。企业收益的处理有两个途径: 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或作为留存盈余以用于再投资,这实际上是股东的现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分配,处理好这两个利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股利政策的目标。
股利政策的有关争论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理论:
❶股利无足轻重论。米勒和莫迪格朗尼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的股票价格和资本成本没有影响,企业价值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投资决策,是由企业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的,和股利政策无关。理论假设: 没有所得税,不存在交易费用和发行成本,资本预算和股利政策无知等。
❷ “在手之鸟” 理论。股利无关论的一个关键论点是股利政策不会影响投资者所要求的利益率,戈登等反对说,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投资收益率,由于股利收入的风险比由留存收益带来的资本收益的风险要小得多,因此,应采取股利高支出政策,以降低资本成本。
❸税差理论认为,由于股利的税率高于资本收益税率,因此,高股利收入的股票,其资本高,为降低资本成本应采用低股利政策。
和纷繁的理论相对照,可供企业选择的股利政策也很多,主要有:
❶剩余股利政策。投资机会以及所需资金的可得性共同影响着股利政策,企业的收益在最大限度满足企业投资需要之后,剩余资金才用于发放股利。这种剩余意味着,它没有了好的投资机会,因此,在这种政策下,股利很不稳定。
❷在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下,许多企业规定了每股和年股利额,长期保持不变,只有在确信未来收益将足以维持新股利的时候才宣布增加股利。这一政策导致如下原则: 尽量避免减少年股利,防止年股利大的波动,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票价格。
❸在固定低股利加额外分红政策上,将年股利固定在低水平上,然后,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决定在年末是否追加一笔额外分红。这一政策既保持了投资者的最低股利收入,又给予了企业以巨大的灵活性。这对收益大起大落的企业来说是最佳的股利政策。另外企业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少灵活多样的措施,以保证其股利政策的实现。
许多公司制定了再投资计划来帮助股东以最小的交易成本将股利重新投资于该公司。同时,不少企业通过回购股票的办法代替现金股利支付,这样可使股东免交收益所得税。企业还发给股东股票以代替股利的现金支付等。可见,良好的股利政策不是唯一的,企业须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