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肺原性心脏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支气管—肺组织原发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心脏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后者最为多见。除咳嗽、咳痰、气喘外,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浮肿等表现。严重时有消化道出血,肺性脑病和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是治疗的关键。 肺原性心脏病中医属喘证、肺胀范畴。多因外邪侵袭、或水饮内停日久,正虚邪盛,痰浊壅塞引起。中医辨证治疗分5种。 肺原性心脏病由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射血入肺循环时所面对的阻力增加(后负荷增加)而需要加强心肌收缩,右心室心肌先发生代偿性肥厚(代偿期),长时间后右心室不能承担过重的负荷即发生心腔扩张,收缩力减退,静脉血液回流右心受阻而瘀血,即右心代偿功能不全。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此时肺泡间纤维组织增生,使小血管受压缩、数量减少,肺血管容积减少,再加上缺氧易引起血管收缩等因素,导致肺血管高压。任何原因使肺脏体积减少或因病而失去功能(如大面积肺结核)也可导致肺心病。少见的尚有病因不很明显的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症。肺心病是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为易心慌气短,重症时不能平卧。口唇及肢端因慢性缺氧而颜色暗紫,颈部静脉曲张膨隆,下肢足踝水肿,肝肿大甚可产生腹水等。预防肺心病的关键是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症反复发作。肺心病常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心衰加重。治疗上重要治疗气管或肺疾病。低盐饮食,适量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强心药要小量慎用。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