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胎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胎漏中医病症名。又名“胞漏”、“胎前漏红”。是指妇女怀孕后,阴道时有少量血样液体排出,而无腰酸腹痛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血热、胎元不固、性生活过频等所致。治疗宜补气益血、固肾安胎,或清热凉血安胎。 胎漏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腰痛症状的病证。亦称“漏胎”、“胞漏”。常是堕胎、小产的先兆。本病证胎元未损,妊娠试验阳性。多因母体素体虚弱,肾气不足,或气血虚弱,或血热,或跌仆闪挫导致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成。辨证论治: 胎漏病名。又称“胞漏”。其特征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堕胎、小产之先兆。多因肾虚、气血不足、血热及外伤等致胎元不固而漏。治宜益肾、养血、凉血安胎等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