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胎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胎漏

中医病症名。又名“胞漏”、“胎前漏红”。是指妇女怀孕后,阴道时有少量血样液体排出,而无腰酸腹痛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血热、胎元不固、性生活过频等所致。治疗宜补气益血、固肾安胎,或清热凉血安胎。

胎漏

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腰痛症状的病证。亦称“漏胎”、“胞漏”。常是堕胎、小产的先兆。本病证胎元未损,妊娠试验阳性。多因母体素体虚弱,肾气不足,或气血虚弱,或血热,或跌仆闪挫导致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成。辨证论治:
❶肾虚者,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溲清长,夜尿多,甚至失禁,或曾屡次堕胎。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以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加党参、白术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❷气血虚弱者,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质稀薄,面色㿠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舌淡苔薄,脉细滑无力。以胎元饮(人参、当归、杜仲、白芍、熟地、白术、陈皮、灸甘草)去当归,加黄芪、阿胶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❸血热者,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口干咽燥,心烦不宁,或有潮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干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以保阴煎加苧麻根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出血多者,加旱莲草、阿胶。偏阴虚者,加麦冬、石斛、何首乌、炙龟板。
❹跌仆伤胎者,妊娠期因跌仆闪挫,而致阴道下血,量少色红。舌质正常,脉滑无力。以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补气和血安胎。针灸治疗:取肾俞、关元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艾条灸每穴5—10分钟;艾炷灸每穴5—7壮。适用于肾虚和气血虚弱者。调护:
❶卧床休息。
❷精神不要紧张。
❸禁房事。
❹脾肾不足者,桂圆肉、莲子等量,煮烂食用。血热者,鲜荷叶1—2张,加红糖煎服;忌辛辣刺激食物,如姜、葱、辣椒、酒等。

胎漏

病名。又称“胞漏”。其特征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堕胎、小产之先兆。多因肾虚、气血不足、血热及外伤等致胎元不固而漏。治宜益肾、养血、凉血安胎等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