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1635.7.18~1703.3.3HukeRobert Hooke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在英格兰怀特岛的弗雷施瓦特。自幼勤奋学习,喜欢做各种机械玩具。在牛津大学学习时,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玻意耳是他的老师,在玻意耳的指导下,他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胡克的研究工作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他设计制造了第一个空气唧筒。与惠更斯合作,确定了冰的溶点和水的沸点。改进了气压表和望远镜的构造。最先用望远镜测量角度。设计制造了测量风力的仪器、圆分度仪和其他许多仪器。1660年,胡克用弹簧做了许多实验,得出了重物重量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的结论。后来,他又用表的游丝做实验,他发现所加外力的大小与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成正比。此外,他还用金属线、木片等弹性物体做实验,都发现了类似的结果。1676年,胡克正式发表了重大科研成果: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它所受的外力与形变成正比。这就是现在物理教科书中仍原封不动的“胡克定律”。1665年,胡克提出了波动说,他把光振动的传播同水波的传播相比较,确信光具有波动性。胡克是机械论者,他坚持光也是一种机械运动。他与当时持微粒说的牛顿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由于他和惠更斯的努力,使得光波动说得以普及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672年,他进一步指出,光振动可以垂直于它传播的方向。此外,他还研究了云母片的颜色,确认光像随云母片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研究成果为波动说的最后确立做出了贡献。1674年,胡克根据修正了的惯性原理,以及背离太阳的离心力和向着太阳的吸引力之间的平衡,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理论。他在《地球转动的实验证明》一文中,指出了一切天体都互相吸引,并且给出了行星运动的普遍图画。1679年,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指出,行星所受吸引力的大小与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行星运动轨道应该是椭圆。在热学方面,胡克认为,热是物质粒子机械运动的结果。他坚决反对热素说。胡克对显微镜的改进,使他能够最先利用显微镜来做精细的科学研究。他曾仔细地观察了植物的构造,并著有《微物论》一书。他对植物的构造做了详细描述,并画出了许多精细的图。他用显微镜观察了木栓的细胞,发现了细胞壁,指出了软木的细胞构造。细胞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胡克的这些工作为细胞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鉴于胡克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1662年他被推荐为学会实验所的评议员,1663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胡克1902—Hook,Sidney
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纽约。就学于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曾在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和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学院进修。从1927年起执教于纽约大学,曾任系主任、研究部主任、美国哲学学会东部分会副主席等职。1970年退休。
胡克一方面继承和宣传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思想,一方面用实用主义观点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他把辩证唯物主义纳入自己的“进化的自然主义”,声称实践观点就是自然主义的行动主义;他从根本上否认辩证法的规律存在,认为社会发展也无任何规律可言,各种社会因素都能起主要作用。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都进行了所谓“批判”。
主要著作有:《实用主义的形而上学》(1927)、《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1933)、《理性、社会神话与民主》(1940)、《政治权力和个人自由》(1959)、《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含糊的遗产》(1960)、《革命、改良和社会正义》(197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