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北京对城市小街小巷的称谓。从史籍上看,从元朝到清朝“胡同”一词就有多种写法: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胡洞、衙、、、忽洞、湖洞。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起来的。元代的官僚、贵族在北京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连起来是一排排的,排与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要有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元代当时明确规定宽9.24 m者为胡同,宽18 m者为小街,宽36 m者为大街。当时元大都仅有29条胡同。至明朝明成祖迁都北京,当时有胡同459条,街巷711条。清朝对9.24 m的界限已模糊了,胡同与街巷总共有2077条。至20世纪40年代已有3200多条,20世纪80年代已发展到6104条,直接称胡同的1316条。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