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应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胡应麟1551—1602

明文学家。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屡试不第。聚书4万余卷,著有多种考据文字。其《诗薮》为诗论,由重格调转重神韵。有《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少室山房笔丛》四十八卷。

胡应麟1551—1602

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又号石羊生。兰溪(今属浙江) 人。他是末五子之一,著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等。胡应麟的文学思想主要见之于《诗薮》,他大抵承袭了明代“后七子”的衣钵,特别是王世贞对他影响较深,在创作上主张复古,取法汉,魏以前之作,曾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造道之等也。立志欲高、取法欲远,精艺之衡也”。(《诗薮》外编卷二》)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各种文学体裁的特征也颇为重视、善于从艺术形象的构成方式、作品的外部形式及文体风格等角度来研究文体样式,强调样式与思想内容的一致性,如说:“诗与文体迥不类,文尚典实,诗贵清空;诗主风神,文先理道。”(《诗薮·外编卷一》)将诗与文二者比较,阐明其各自特征,指出古代散文多有较强的应用性,大抵尚实,这点是符合实际的。他在文学理论上,主张研究作品需紧密联系作家的创作实践,从历史实际出发,进行考察,方能提到应有的高度,反对抓住只言片语作穿凿附会的考证。故其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他说:“古大家有齐名合德者,必欲究竟,当熟读二家全集,洞悉根源,彻见底里,然后虚心易气,各举所长,乃可定其优劣。若偏重一隅便非笃论。”(《诗薮·外编卷四》)这既表现出他对待文艺科学所持的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又体现了古代文论家,诗论家对于文学特征的探讨已日趋深入,不断完善,其见解是很可取的。


胡应麟1551—1602

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举万历四年(1576)乡荐,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从事著述,记诵淹博。曾携诗谒王世贞,世贞激赏之,置诸“末五子”之列。其散文承七子余风,但持论已稍变,由重视格调转向于神韵。著有《少室山房类稿》、《诗薮》、《少室山房笔丛》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