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政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94 胡政之1889—1949

著名报人、报业经营管理家。名霖,字政之,笔名冷观,四川成都人。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1911年回国后入上海《大共和日报》,由翻译、编辑升任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北京记者,采访二十一条幕后交涉情况,以消息迅捷受到读者注意。1916年被聘为旧《大公报》总编辑兼经理,以赴前线详细报道马厂誓师消息,蜚声于时。1919年代表《大公报》前往巴黎采访巴黎和会消息,是我国采访该会的唯一记者。会后,漫游欧洲各国。回国后与林白水合办《新社会报》,任总编辑。1921年在上海主持国闻通讯社,任社长,又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9月和吴鼎昌、张季鸾合作接办《大公报》,任总经理、副总编,以重人才、严管理、善经营著称。经营20多年,使《大公报》成为中外关注的大报。1941年起曾任国民参政员,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参加旧政协,又任当时的“国大”代表。1945年参加联合国创立会议,为我国代表团成员。后主持复刊后的香港大公报。他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在采访写作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建树,是旧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全才。1949年4月病逝于上海。

胡政之1889—1949

中国新闻工作者。名霖,笔名冷观。四川成都人。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在上海《大共和日报》任职,后在王郅隆接办的《大公报》里任经理与总编辑。1918年以该报记者的身份赴欧采访巴黎和会,是中国采访该会的唯一记者。回国后曾与林白水合办《新社会报》并任总编辑。1921年创办“国闻通讯社”,后又办《国闻周报》。1926年与吴鼎昌、张季鸾合办“新记公司”《大公报》,任总经理。解放前夕曾主持复刊后的香港《大公报》。1949年4月病逝于上海。

胡政之1889~1949

新闻记者,报业家。名霖,笔名冷观,成都人。早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归国后应聘在上海 《大共和日报》历任翻译、编辑、主笔。1919年赴法,是采访 “巴黎和会” 的唯一中国记者。后相继任 《大公报》经理兼总主编、《新社会报》 总编辑、国际通讯社社长。1926年与吴鼎昌、张秀鸾等合作接办旧 《大公报》,创办 《大公报》 新记公司,任总经理兼总编辑,将该报办成全国有影响的报纸。晚年参加旧政协并一度选为 “国大代表”。并主持过复刊后的香港 《大公报》。

胡政之

1889年生,1949年4月4日病逝。1912年进入上海《大共和日报》,历任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大共和日报》驻北京记者,在采访“二十一条密约”时,以消息敏捷引人注目。1916年任天津《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底,代表《大公报》赴法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1921年春,在北京与林白水合办《新社会报》,任总编辑。1921年秋,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任社长。1924年8月办《国闻周报》。1926年与人合作,接办《大公报》,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主持1938年8月香港版《大公报》的创办和1948年3月的复刊工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