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胡笳

古代吹奏乐器。汉代由匈奴地区传入,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太平御览》引《蔡琰别传》:“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宋代陈旸《乐书》载,胡笳有大小之分,其形“似筚篥而无孔,后世卤簿用之”。一般用芦苇制成哨,装在木或羊骨制的无按孔的管上吹奏。笳为历代鼓吹乐的必备乐器,音色悲凉。据《晋书》记载,刘畴“曾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无惧色,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皆垂泣而去之”。由于其音色悲凉,故又有悲笳、哀笳之称。

胡笳

古代的一种乐器, 张骞通使西域时带入长安, 后逐渐同内地乐器杂用演奏。其器形管状,有孔,音调悲凉。李延年所作新声二十八解中就用了胡笳之声。

胡笳

满族吹管乐器。木管三孔,两端加角,末翘起如细长管喇叭。清朝建立之初,皇太极率兵征服蒙古族察哈尔部获之。用于演奏宫廷宴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