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胰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胰液yiye由胰腺外分泌部分泌的一种无色无臭的碱性溶液。成年人每日分泌量为1~2升。胰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是水和碳酸氢盐。碳酸氢盐是由胰腺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碱性环境、并保护肠粘膜免受酸的侵蚀。胰液中的有机物是多种消化酶,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食物成分,因而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 一种。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可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胰脂肪酶能将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在胰腺细胞内呈酶原形式,没有活性 ,当分泌到小肠被肠激酶激活后,能将蛋白质分解䏡和胨。如两种酶共同作用于蛋白质,还可将蛋白质分解成分子较小的多肽。实验证明,当胰液分泌不足时,即使其它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同时也影响吸收。 胰液胰腺的外分泌液。经胰腺导管排入十二指肠。外观无色透明,PH7.8—8.4,含多种消化酶,能分解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成人每24小时分泌1—2升。胰液缺乏时,糖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 胰液胰腺是兼有内分泌及外分泌功能的胰体。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调节糖代谢有关;外分泌功能是由胰腺的腺细胞及小的导管管壁细胞所组成,其分泌物称为胰液,具有很强的消化机能。胰液是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约为7.8~8.4,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成人每日的分泌量约为1~2升。胰液中含有两种主要成分: 胰液pancreatic juice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导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为无色、无嗅,呈碱性(pH约为7.8~8.4)液体,含有碳酸氢钠及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可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碱性环境和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侵蚀。反刍动物及马、猪等为连续分泌;狗、鼠等为间断分泌。进食、胃扩张及食糜由胃进入小肠都可引起胰液分泌。特别是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PZ)。前者引起含大量水分及碳酸氢钠的胰液分泌,后者引起富含消化酶的胰液分泌。在小肠内,胃酸主要引起CCK—PZ的释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