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能见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能见度nengjianduvisibility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 单位为米或千米。夜间则是指由一定强度的灯光的能见距离所折算的相当于白天的能见度。气象观测中通常多指水平能见度,即水平方向上的有效能见度。有效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一半以上的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航空部门也常用垂直能见度和倾斜能见度。能见度的好坏,决定于观测者与目标物之间的大气透明度(它随大气及其所含杂质对光线能量的散射和吸收强弱而变)、目标物和它所投影的背景面上的视亮度对比以及观测者的视觉感应能力。能见度对交通和航空、航海的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在大气物理研究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能见度一般指水平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夜间则是能看到和确定出的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观测能见度对航空、航海等部门具有实际意义。 能见度visibility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即白天以靠近地平线的天空为背景,能清楚看出视角大于20′的地面灰暗目标物的轮廓并辨认出它是什么物体,夜间能清楚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以m(米)为单位。能见度的大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能见度visibility正常人的视力能将物标从背影中区别出来的最大距离。单位为m或km。在开阔的海域常以水平线的清晰程度来判定,在近岸则以辨清船舶、岛屿、山头等的最大距离来表示。影响能见度的因素有雾、雨雪、低云、微尘、浓烟。能见度不良一般指能见距离在2 n mile之内。由于能见度不良,无法直接观察船舶周围的情况,且船舶机动性能受限制,因而航行操纵出现困难和危险,这时最易发生碰撞、触礁等意外事故。在能见度差的海区航行,首先要减低船速、加强了望,注意周围音响,施放雾号,开启雷达,利用各种导航仪器随时定位以确保安全。 能见度能看到的最远距离。雾是影响海上能见度的主要因素。雾分为6种:平流雾、锋面雾、蒸汽雾、辐射雾、地形雾、岸滨雾。雾根据能见距离分为10个等级:0级,能见度小于0.05km、浓雾、能见度低劣;1级,能见度小于0.05~0.2km、浓雾或雪暴、能见度低劣;2级,小于0.2~0.5km、大雾或大雪、能见度低劣;3级,小于0.5~1km、雾或中雪、能见度不良;4级,小于1~2km、轻或暴雪、能见度中等;5级,小于2~4km、小雪、大雨、轻雾,能见度中等;6级,小于4~10km、中雨、小雪,能见度中等;7级,小于10~20km、小雨、毛毛雨,能见度良好;8级,小于20~50km、无降雨,能见度良好;9级,大于50km、能见度极好。中国沿海雾分布,南少北多,雾宽100~200km,舟山群岛300~400km;黄海中、南部,长江口至舟山,北部湾是3个相对雾多区;琼州海峡、北部湾冬春多雾,1~4月多雾,年雾期20~30天;台湾海峡,3~7月多雾,年雾期,20~30天;闽浙沿海,3~7月多雾,年雾期50~60天;山东省成山头至石岛,年雾期80天;黄海6月几乎全部是雾区。日本北海道至阿留申群岛,常年多雾,纬度40°~50°N系世界有名雾区。纽芬兰4~8月为雾盛时期。挪威、西欧沿海常年有雾。纬度40°S以南,终年有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