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脐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脐疝qishan小儿肠管自脐部凸出皮下,形成球形软囊,易于压回。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长期咳嗽、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症状:脐部有圆形或卵圆形肿物,安静卧位时肿物消失,哭闹或咳嗽使腹压增大时,肿物出现。以手轻压可使肿物还纳入腹腔。肿物大小可由1厘米渐增大至二三厘米。小儿一般无痛苦。当脐部肿物张力增高,不能还入腹腔时,小儿可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等肠梗阻表现,称为脐疝嵌顿。治疗:大多数脐疝可随年龄增长而于3岁前自愈。如脐疝过大,不能自愈者,应考虑施行手术。如发生脐疝嵌顿,应立即到医院手术治疗,若嵌顿时间超过6小时可引起肠管坏死。护理:尽量避免小儿哭闹,防止腹压增大,积极治疗咳嗽。2岁以上小儿,为促使脐疝闭合,可用布做一腰带,中心包一硬币固定在脐疝处。但对新生儿、小婴儿不宜用,以免引起脐炎。 脐疝umbilical hernia脐孔闭锁不全、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导致腹腔内容物进入脐部皮下的一种疝。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尤以仔猪和犊牛多见,大部分为先天性。临床特征是脐部呈现局限性球形肿胀,质地柔软,大多可还纳于腹腔,无炎症反应。保守疗法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治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