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脑血栓形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脑血栓形成

供应脑某一动脉血管完全闭塞引起的脑坏死。在脑部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外,常在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等情况下形成血栓,以致血管腔闭塞,导致急性缺血,局部脑坏死,症状因血栓形成部位而异,如最常见的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偏瘫,伴感觉障碍和同侧偏盲。应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脱水减轻脑水肿、抗凝溶栓为主,必要时外科清除血栓,恢复期可行针灸、按摩促进瘫痪肢体恢复。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在供应脑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其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发生坏死,而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常常伴有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脑动脉硬化,使动脉壁逐渐增厚,管腔变窄,管壁表面粗糙并失去弹性。血液流经此处时速度变慢,甚至发生凝血,当狭窄的脑血管发生堵塞时,就产生脑血栓形成的一系列症状。由于心脏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血流速度缓慢,血压降低或由于脱水,出汗过多,血液中脂质过多,血液粘度和血液凝固性增加时,也可诱发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的特点:
❶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常在睡眠时或清晨醒来时发现偏瘫。
❷约有1/4的患者在脑血栓形成前有TIA发作史。
❸头痛不剧烈,患者通常意识清晰。
❹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视病变血管和缺血脑组织的范围而定。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时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时可出现失语。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时可出现眩晕、复视、构音和吞咽障碍,平衡障碍及共济失调等。个别病人由于基底动脉闭塞可出现四肢瘫痪、昏迷,常迅速死亡。多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1~3天内达到高峰。当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送往医院进行检查。重要的是与脑出血相鉴别。除临床表现之外,颅脑CT检查为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鉴别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但是在脑血栓形成发病6小时内进行颅脑CT检查显示不出低密度病灶,故不能因CT正常而排除脑血栓形成。必要时可在发病24小时后进行复查。脑血栓形成后除进展性和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外,病情稳定的,症状轻的患者可在家休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脑复康、维脑路通、尼莫地平或藻酸双脂钠等药物并进行肢体康复锻炼。除非血压过高,一般在急性期不使用降压药,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使病情恶化。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病死率约为5~15%,在存活患者中约30%可部分或全部恢复工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1:57